•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因为“摆摊”被吴晓波看中,街景为什么火?

    从夜间经济到地摊经济,为何一夜之间火起来?本质上讲这种业态一直是民生刚需;

     

    为什么之前没有肆意生长?因为占道经营、市容市貌等问题,确实对城市管理造成极大影响。

     

    简言之,城市的脸蛋,民生的嘴巴,两者的矛盾其实很难平衡。只有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夜间经济也好地摊经济也好,才不会是昙花一现。

     

    那么,城市的脸蛋与民生的嘴巴如何平衡?要靠企业创新的力量。

     

    比如,街景梦工厂。

     

    这绝对算是近年来在国内异军突起的一家网红企业。

     

    它帮政府解决了占道经营、市容市貌等管理问题;

     

    同时,又能为民生的嘴巴提供更美好且成本极低的经营场景。

     

    所以它火了。

     

     

    (街景梦工厂曾为陕西宝鸡的果蔬直通车民生工程规划业态)

    从文旅融合、夜间经济,到近来大火的小店经济、室外经营,无一例外地,街景科技旗下的“JEKEEN街景梦工厂”,频频被各地政府引入最优解决方案。

     

    为什么?街景梦工厂开创出了移动商业经营业态,至今已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作为国际领先的“移动商业场景综合服务商”,他们已经积累了500多种不重样的移动商业应用场景。在制造速度上,甚至可以做到7天内下线,15天造出一整条特色商业街……

     

    唯有创新,才能造就企业生命力。

     

    夜间经济先行者

     

    两年前,街景梦工厂的集团公司——总部位于山东潍坊的街景科技,还是一家“移动商铺”制造商。作为夜间经济和文旅项目最为青睐的供应商,街景引领了移动业态的风潮,甚至潍坊也因之成为移动商铺的制造基地和集散地。

     

    创新贯穿了这家企业的整个发展历程。“移动商铺”是街景科技的发明;“轻景观”则是其首创的城市消费和文旅融合解决方案。

     

    基本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街景梦工厂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风向标——街景推出什么,就意味着有新的爆款诞生,引发市场抢购,以及行业的大面积跟风。

     

     

    (街景梦工厂为客户定制的主题移动商铺)

    最早进入餐车领域,街景就是希望帮小商贩升级,做出“能挡雨、功能更齐备、更好看,普通人也买得起”的小店车。

     

    后来因为成本低落地快,定制自由度又高,街景的产品也切入了各地的民生工程,成为爱心果蔬项目、早餐惠民工程、进社区工程的首选,让很多城市管理者看到了其价值:

     

    街景店车的出现,一方面城里人可以享受小商贩带来的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以往脏乱差的经营环境,反而变成了一道城市风景。

     

    从这个角度看,当“夜间经济”“占道经营”火起来之后,街景梦工厂并不是去“踩热点”,而是与时代趋势的一次“合流”。

     

    而从2018年开始,街景科技将“场景”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商业、文旅场景规划第一次被提前到了生产端。

     

    这次升级伴随着城市商业和文旅产业的共同焦虑——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如何在减少投入、缩短开发周期的基础上,用快速落地、快速见效的产品,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当年,街景科技就推出了18款景观属性产品,在广州番禺的国际美食节上大放异彩;接着又在河南云台山成功开办了一家“临时”游乐园,结果所有移动商业设施当场被景区全部买下,成为这个5A景区引客、留客的重要工具。

     

    订单纷至沓来,甚至不乏海外客户主动找上门,让街景意识到,景观所产生的商业价值,要比单纯做生意的功能价值高得多。

     

    街景科技从卖“移动商铺”到整案定制的升级,也是基于助民生的初心——线下消费缺的不是好看的商铺,而是商业空间的优化设计,缺的是一套让消费者想来、再来的“梦幻”场景。

     

    只有打通消费端,对于城市和其中的运营商,以及运营每一家移动商铺的小商贩来说,才真正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街景梦工厂展览厅呈现的“梦幻小镇”)

    到今年,由移动商业设施搭建而成的“梦幻小镇”,这样完整的场景方案正式成为街景科技的主打产品,街景梦工厂应运而生。

     

    凭什么说街景梦工厂走在线下消费的前端呢?答案是,他们能“造梦”。

     

    “造梦空间”已经进入第几层?

     

    “造梦”的第一层,是打造梦幻场景。

     

    传统的文旅场景,规划很丰满,落地就很“骨感”。比如一家位于天津的儿童乐园,最后唯一实现的差异化竟然是从四川空运来一只大熊猫。

     

    街景梦工厂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将场景设计融入生产环节,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

     

    其在潍坊、杭州、广州,以及意大利都灵开设了四大规划设计院,集合了全球的工业和场景设计人才。他们组成了街景梦工厂的“大脑”,专注发掘市场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场景。

     

     

    (街景总部位于山东潍坊,目前研发团队已有近百人)

    而细分为店车、集装箱与房车、景观和娱乐设施、公共设施、亮化、模块化的六大事业部,则负责配合“大脑”,将非标、多样的需求转化为能够大规模定制的模块化产品,降低成本、稳定质量,同时缩短交付周期。他们是“积木”的开发者。

     

    如此才能够快速打造出独一无二,并且变化多端的梦幻场景。

     

    长春的一个田园综合体,街景梦工厂用同一批移动商业设施,为之打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分别在不同时段配合农耕研学和冰雪节。

     

    而同样是“双层巴士”,成为广州塔打卡点之一的巴士咖啡,在杭州富阳达夫路变身民乐舞台的“国潮巴士”,和新晋韩国某景区网红店的Haru Bus,则用完全不同的功能和涂装,展现出大相径庭的文化特点。

     

    有人说,文化是行业经济的最高形态。而能够将文化融入场景的方案,自然能够助推各行各业勇攀高峰。因此总能看到街景梦工厂的“梦幻场景”,频繁出现在重庆、西安、四川等许多新一线城市里。

     

    “造梦”的第二层,是梦幻制造。

     

    在更深的层面,服务全球客户所积累的产品制造数据,一直在街景梦工厂的“神经系统”中一边快速流动、一边沉淀。梦工厂拥有信息化制造终端,以及研发专用的智能化制造设备,来充分接收这些数据,并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约6万平米的街景梦工厂,其生产线充满科技感)

    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快。

     

    第一,生产快。全定制移动商铺可以在7天内下线,15天可以造出一整条特色商业街,而一座150个房间的房车主题酒店?只需要25天!这意味着文旅或商业街项目的开发周期,可以从一两年缩短到一个月。

     

    第二,响应速度快。疫情期间,短短10来天时间,街景梦工厂迅速研发出“移动测温消毒通道”等疾控设备,被采购安置到了国家能源集团、央视大楼和北京地铁等工作、公共场所的出入口,缓解复工压力。现在,这些产品又在全球成了香饽饽。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街景梦工厂的“神经系统”并不是孤岛,其正在接通全球。

     

    按照计划,到2023年,他们将在全球建成10家境外工厂。至今为止,意大利都灵和埃及开罗的工厂都已在筹建。

     

    梦幻制造的最终目标,是要利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实现世界级的供应链交互,实现全域制造。即,客户想要什么,就能马上从研发到生产一条龙地为你生产出什么。

     

    场景和制造的边界都已经被打开,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新的消费图景,也可以由景区、商街经营者,甚至是一位小商贩自己来绘制。

     

    街景梦工厂:梦的魔力

     

    “JEKEEN街景梦工厂”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品牌,街景科技也创立不过五年,这样一家企业为何能够跨界跨区引领时代?我们需要通过更长的时间周期来观察它。

     

    街景梦工厂的创始人,43岁的李文君先后涉足过整体家居、LED照明、绿色农业等多个领域,在创立街景科技之前,他的相框产业已经做到了同类产品生产领域的全国前三。

     

    据说街景科技在文旅圈子里打响名声之后,大家对李文君的评语是:一个一直走在创业路上,并且不断取得成功的人。

     

    因此这座梦工厂的起点就比一般的创业公司要高,它是一个成熟企业家的商业洞察在新领域的积累和转换;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创业者,为实现自己创业初心而开辟的全新路径。

     

    ——李文君想要带领梦工厂进入的“造梦”第三层,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平台。

     

    “我们向文旅和制造人才打开大门,让他们的爱好、梦想,可以在梦工厂里被充分激发和实现。”在这里,设计师、研发技术人员都被称为“造梦师”。

     

    他们为无数想维持生计的小商贩,为试水“室外经营”的创业者和品牌商,为想改善商业场景的城市开发商和运营商,甚至为城市和景区的文旅升级而“造梦”,让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普通人的脑洞创想变成现实。

     

    成为一家能实现梦想的“万能工厂”,是“街景梦工厂”这个品牌的真实含义。

     

    每一个梦想,都能在“梦幻小镇”里找到对应的现实成果。当“造梦”的人越来越多,小镇便越来越大,它没有边界,却勾勒出越发清晰的未来图景。

     

    原本我们以为,这样的创新应当发生在深圳,珠三角那样的产业链协同和制造业环境才可能催生这样的生态能量。

     

    但街景梦工厂在山东潍坊的崛起,意味着区域边界不再会局限制造业的创新力,以后唯一的局限,可能是我们的想象力。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