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小板栗传媒CEO陈婧: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

    陈婧眼中的品牌营销让人感觉富有力量,她称自己的工作内容为“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这个说法非常新颖,但却能让人在第一时间抓住她想表达的含义,品牌孵化、营销就是孕育、培养的过程,想要拥有“品牌”必然要先深知本性,再服务人性。

    WechatIMG23.jpg

    91年出生的陈婧是一枚地地道道的北京大妞儿,她以往的经历非常有趣。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系的她,曾放弃稳定工作,只因从小热爱影视内容创作,大学期间就曾独立策划制作过多个公益片、栏目、纪录片、微电影等项目,并被平台邀请推广,这也是促使她对品牌营销、创意策划类的工作产生极大兴趣的很大原因。她因热爱而选择,因选择而坚持,2015年辞职回归校园学习管理制片,2016年创办北京小板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小板栗传媒”)并兼任 CEO,有着4年创业经验,5年以上品牌运营管理经验的她,对短视频内容创作、IP品牌化的挖掘、战略化的公域与私域流量的精准运营、社群裂变及IP创意营销有丰富经验,曾先后成功孵化出数名细分领域的网红KOL,在2019年获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创业导师”称号。

    Q:作为较早一波知识型MCN从业者,你如何看待MCN模式的将来前景?

    陈婧:我们经历了几番残酷洗牌后,总结了一下知识型MCN的卖点:线上“碎片化学习”+线下“功能性服务”的模式,其主要存在内容开发难、功能性服务的性价比低、获客成本高等问题;泛娱乐MCN的卖点仍是基于粉丝经济下的广告、电商、粉丝打赏、衍生等,其主要存在变现难、监管难度大、门槛低导致的竞争过于激烈等问题。我认为突破这些难点,要做媒体+产业的融合,做到真正的流量资源与产业化资源协同发力,共谋发展。

    Q:短视频将成为全民化的工具,你如何看短视频的未来发展?

    陈婧:我们做短视频4年来,伴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迭代发展,如今是“人人皆可为网红”的时代,网红即是产品,对于品牌营销或内容创业者而言,短视频只是将传递价值的方式迭代了,但产品或内容本身并没有颠覆性改变。从2013年短视频行业萌芽到2020年疫情焦虑下的野生流量催生,七年间整个短视频行业的格局已经逐渐完善。短视频的流量基于优质内容原则,但短视频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门槛已经很高了。所以在我看来只要是了解“本性”,服务“人性”的优质内容,发展机会一直都在。对于流量的商业变现,我们愿协助更多优质内容创作者们共同实现商业价值。能够与他们一起同整个行业健康成长,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Q:你是如何筛选可变现的网红KOL?

    陈婧:孵化培育出一位网红KOL(关键意见领袖)或者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就如同产品做品牌营销规划,首先需要找自身的品牌定位,以此定位去做行业分析、熟知优势、劣势及同类竞争品等,然后以品牌的独特性规划商业模式、超级符号(标签)、投放平台及输出方式等,再然后才是策划及执行符合品牌定位且可持续输出的优质内容,以上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最终拼的是内容创业者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现在海量网红的天花板是只见流量却无法变现,没有持续的供给能力导致无法坚持,或即使艰难维持也很难更进一步塑造KOL或KOC的影响力及流量,原因大部分是由错误的顺序导致。

    Q:你对现今最火热的直播带货,有何看法?

    陈婧:无论是直播、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知识付费、出版、综艺栏目、影视植入等一系列的手段都是为品牌定位做营销服务的工具,直播只是交互属性较强的其中一种工具而已。直播带货的基础依旧是流量,基于分析主播(品牌)定位、粉丝属性的精准流量。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些工具,取决于你要达成的目标,其次才是精准且熟练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