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区别于传统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的界限。电子音乐经历了早期的电子音乐时期,具体音乐时期,合成器时期,计算机平台音乐创作时期的四个阶段,电子音乐在最近几年不断地渗透到电影中、综艺节目中等等,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近两年国内外各大电音节、音乐节上我们总能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他们就是DUALSHARK
作为在这个行业打拼多年的电子音乐制作人,他们褪去了稚嫩却依然保留着那份年少轻狂,更难得的是他们看似斑离的工作环境下,多的是很多人所理解不到的努力与沉淀。
对他们来说音乐是终身的事业,在还能打的年纪去拼搏,在想稳重的时期去做幕后,已经努力8年的他们思想并没有麻木,就像成员胜说的:“都会遇到瓶颈期,都会有颓的时候,但是因为喜欢,就咬咬牙,睡一觉就过去了,睡醒之后就会发现今天自己可以的”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在谈到音乐相关的问题时,两个人好像有着滔滔不绝的想法,谈到关于对音乐的追求,以及对未来音乐工作的计划,能感受到他们在探索音乐的这条路上,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心。
Q:你们未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桐:未来工作的一个计划,暂时准备往现场的演出里边加live的东西,比如乐器吉他或者打击乐这种东西,然后做音乐制作,做自己的音乐。
Q:电子音乐在国外其实是走在前沿的,那你们对国内的电子音乐行业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呢?
胜&桐:这个东西也不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才正儿八经做了十年,国外都做了几十年了,可是我们十年就做了别人几十年的事情,其实发展还是挺快的,但是城市之间的断层太大,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跟国际接轨,甚至好多地方超过国外。但四五线城市可能还停留在“中文慢摇”“车载disco”那个年代,各方面都没有完善。
在谈到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时,他们很清醒的说着他们对音乐的定位和市场,没有捧高自己,也没有特意的谦虚表达,他们就是很真实的向我展现着他们心中的电子音乐,他们直观的让我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喜欢和音乐带给他们的力量。
Q:那你们大概需要多久会和一些影视或者是跟一些歌手合作?
胜:这个我们还是需要一点时间来去沉淀自己,当然这个时间不会很久,我觉得照我们现在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话,我相信一年、两年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这个也不是我们说了算,是匹马也得有个伯乐,对不对?
Q:后面工作的重心会尽快的完成一些比较主流的音乐作品来提升自己在音乐市场的存在感吗?
桐:我们肯定会做这个东西,只要有时间肯定会去做这些事情的。
胜:因为本身我们就和一些RAPPER还有好多DJ我们都有合作的。 我们可以一起去做好的、流行的、或者偏主流的东西都可以。
Q;你们是会向市场妥协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
桐:两种都会有吧。毕竟还是为了生活,把这两种平衡好,毕竟现在中国大众的接受能力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胜:我们就是在商业和underground(地下音乐)模式下都可以生存,我们肯定是有自己底线的,太接地气的东西我们是不打算做的,但我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为了梦想坚持到现在,我们为了生存的话肯定是要妥协的,我们不能连饭都吃不上,没有米饭怎么养活我的梦想。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慢慢对他们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个性很鲜明的两个人在面对同样的追求时,清醒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所以我一直在吸收他们性格带给我的那种自信和对音乐的执著,或许生存的问题会让他们的作品有变化,可不变的是他们带着梦想努力的去为这个市场输出更好的音乐作品。
当不经意的提起PIT BULL时,胜很激动的说着自己在八年前就放着他的歌,听到喜欢的音乐时,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们的激动。
Q:现在有很多年轻的音乐人会自诩自己是艺术家,那你们会有这样的一个心态吗?
桐:没有,从来没有。我觉得我就不是个艺术家。
Q: 你们怎么看待制作水平偏低但有很多粉丝和追随者的00后电子音乐制作人?
桐:他存在肯定是合理的,粉丝喜欢他肯定也是合理的,如果他一直在坚持做这个音乐,就应该给一些时间来关注他,看他们发的歌有没有一次比一次好,不能说一下就给他贴一个标签,不能这样。
Q:你们坚持到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胜:我觉得就是决心,就是决心就是要把它做好,或者说一直做下去,是吧?
桐:对,就是要一直做下去。我们都做了8年了,虽然我们力量有限,但我们一直没停过。
Q:采访进行到最后,你们对现在喜欢电子音乐想要入门的年轻人,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或者想说的话?
胜&桐:我希望这一群人能影响他们身边更多的朋友去接触先进的音乐,这样国内的电子音乐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其实真正的好DJ、好的音乐人,是可以在现场满足各个阶层的人,让不同阶层、不同音乐审美的人都能因为你的音乐开心,我觉得就算是成功了,我觉得梦想和面包都是会有的,首先得做好自己,坚定自己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或许,很多地下音乐人的那种不谙世事,那种被埋没艺术的灵魂,我体会不到,但是,当你试图去了解他们口中的那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后,你会发现,他们所塑造的不仅仅是音乐人生,更是一种多面性人生的埋没,在这个斑离的世界里,他们一直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就像他们说的:“虽然力量有限,但是我们没停过”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