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蚊香液过敏引发严重荨麻疹?真相到底是什么

    近日,某媒体报道一位李姓女士称其使用蚊香液过敏,诱发了荨麻疹病史。

    使用蚊香液真的会引发过敏?情况到底如何?

    事件始末:

    李女士称,自己曾患慢性荨麻疹,与花粉过敏有关,但至今已经10年没有发病。

    李女士今年夏天使用蚊香液,前不久出现荨麻疹复发并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看诊。

    医生针对蚊香液的主要成分,对李女士进行针对性过敏原筛查!

    结果发现,李女士购买的蚊香液中含有除虫菊酯、艾草成分,而李女士恰恰对艾草及蒿草成分过敏。

    最终认定是蚊香液中的艾草及蒿草引发李女士的荨麻疹。

    至于普通消费者,如果没有过敏史,可以正常使用合规的蚊香液。

    不过,蚊香液作为夏季日常用品,蚊香液的安全性如何?由哪些成分组成?如何挑选并安全使用蚊香液,本文将详细解答。

    蚊香液组成成分:菊脂

    蚊香液之所以能灭蚊,是因为“菊酯”。解放军252医院急诊科 孙霄在《以哮喘为主的蚊香过敏反应1例》一文中指出:灭蚊产品的主要成分菊酯, 是一种能够有效杀死蚊蝇的农药, 种类较多, 有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等, 这些成分都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及其媒介的农药。菊酯类灭蚊产品对人是安全的。

    菊酯又分为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脂,除虫菊酯从植物中提取,拟除虫菊脂由化学合成。

    目前,市面上的蚊香液主要使用拟除虫菊脂,不易引起蚊香液过敏。

    美国环境保护机构(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y,简称EPA)在2011年10月发布的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累积风险评估文件中表明:目前拟除虫菊酯的使用不会对成人或儿童造成健康风险。

    同时,“菊酯”的添加量也会影响到蚊香液的使用安全。

    市面上的蚊香液,菊酯含量多数在0.6-1.2%之间,根据我国农业部标准属于“微毒”等级(根据现行法规,不存在无毒标示的蚊香产品)

    微毒的毒性剂量,通俗点计算:相当于体重10公斤的动物实验中一次性口服50克的量才能产生的毒性。以氯氟醚菊酯含量为0.8%的蚊香液为例,一晚使用8小时,仅大约释放0.012毫克。

    并且,0.8%氯氟醚菊酯,动物急性经皮毒性实验,致敏率为0,属弱致敏物,一般消费者不需要担心蚊香液过敏的问题。

    蚊香液组成成分:溶剂

    溶剂是帮助菊酯挥发的一种成分,我国蚊香液使用的溶剂主要分为:法国道达尔溶剂、日本进口溶剂及国产溶剂。

    溶剂的纯度会影响到蚊香液的挥发效果及使用感受。一般纯度越高的溶剂挥发越均匀,驱蚊效果越好,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烟雾、气味、蚊香液过敏等。

    蚊香液组成成分:其他

    一些品牌的蚊香液除了添加菊酯和溶剂,还会添加其他成分,例如事件中提到的艾草。

    我国古代采用熏艾来驱蚊,蚊香液中添加艾草可能出于增强驱蚊效果或改善蚊香液气味的目的。

    综合所述,蚊香液的安全性取决于其主要成分及含量。所以,大家在挑选蚊香液的时候,要先看清楚成分表,避免造成蚊香液过敏或其他伤害。

    蚊香液怎么选择?

    1.选择正规品牌产品:产品注明主要成分、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生产信息等。

    2.选择微毒产品:包装上写有“微毒”产品,避免购买刺激性大的产品。

    3.选择无香蚊香液:带有香味的蚊香液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4.选择液体清澈不浑浊产品:如果出现浑浊,说明其中的成分可能不够纯正。

    5.选择无破损产品:检测蚊香液瓶身及加热器,如果破损,不能使用。

    6.配套购买:不同品牌的蚊香液和加热器不宜混合使用。

    蚊香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蚊香液时,要避免用湿手接触加热器,以免引发危险。

    2、蚊香液的加热器上禁止覆盖任何物品,以免引发火灾。

    3、使用过程中,要开窗通风,在空气流通的条件下使用。

    4、在使用蚊香液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情况严重者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对于蚊香液过敏,普通消费者不用过于担心,注意选择正规蚊香液,并且注意使用方法。如果是有孩家庭,要注意把蚊香液放到孩子平时触碰不到的地方,以免误食。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