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UPS电源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 公路行业的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达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UPS在公路行业三大系统及隧道的应用情况

    ● 收费站:

    收费站的负载主要是收费PC、信号指示系统、数据传输设备等,具有保存收费信息及向上级传输费用信息、车辆放行指示的重要功能。UPS以中小容量UPS为主,其中又以单进单出、三进单出UPS为主,约1~15KVA的容量,数量众多,但非常分散。

    ● 计费中心网管系统

    在计费中心数据处理(服务器)、监控、办公自动化等均需要配置UPS,涉及到对各个收费信息的采集、处理、储存,对收费善的监控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所采用的UPS为中大容量,约为20~60KVA,以三进三出UPS为主,但也通常以单机运行较多。

    ● 省市一级的公路局数据中心:

    在省市一级的公路局数据中心,需要为省市一级的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监控、办公自动化配置UPS装置。它是为整个公路各系统提供信息交换的服务并对全公路进行监控,其计算机和服务器负载容量在该一级相对较大,根据不同公路局的规模不同,UPS容量范围大致在20KVA~200KVA,UPS典型应用三进三出,有单机和并机的应用情况,但通常还是以单机应用的较多。

    ● 公路隧道:

    基于公路隧道应用的特殊性,一般采用UPS电源,其所带负载也主要分布在应急照明、消防、通风系统等,这些隧道中的应用系统均保障了公路隧道中车辆及人员的安全运行。UPS容量通常也以中大容量为主,容量范围约在20~120KVA,典型应用为三进三出UPS,通常以单机应用为多,且切换时间通常要求≤3ms。

    目前综合来看,UPS在公路行业各个应用点中的使用大部分是一种分散供电的使用状况。这种状况的原因如下:

    1、公路行业使用UPS的习惯的问题,长期以来公路行业中电源建设习惯就是和各自的负载设备分别挂靠,非常分散。

    2、通常公路建设上是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因此相对应的系统中所需要应用的UPS也分期上马,从而出现分散供电方式。当然另外也对分散供电与单机运行的弱点认识不足。

    三、UPS在公路行业系统的应用趋势及UPS供电方案的分类

    分散供电可靠性很低

    在公路行业的不间断供电系统中,收费站、计费中心、省市一级的数据中心、公路隧道等弱电系统的负载非常重要

    集中供电的优势如下:

    1、集中供电整体成本比分散供电低。

    2、集中供电的可靠性远远大于分散供电,大容量UPS的可靠性高于中小容量UPS。

    3、售中供电便于安装、维护和管理。

    四、结论

    伴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广阔前景,UPS供电系统也将逐步采用更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朝负载保护等级3或4的方向进行发展,如1+1直接并机系统或单机(并机)双母线系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UPS供电系统为公路行业系统带来的可靠性,进而从根本上成为公路系统的保护神。

    浦洛斯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拥有业界最完整、最宽的科技能源产品线,拥有业界领先的科技能源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及服务平台。为了更好的服务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用户,在1988年成立了浦洛斯实业有限公司.产品领域涉及软件、科技、能源、金融、地产、军事、航天、水利工程等。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2015年成立了深圳浦洛斯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工厂,同时在浙江.杭州、四川.成都及江苏.苏州均设立了分厂,并在中国境内省级城市地均设立全国销售及服务网络。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