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首创置业公布2020年中期业绩

    香港2020年8月17日)中国领先的房地产综合营运商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置业”或“本公司”)及其子公司(“本集团”,股份代号:2868.HK)谨此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之中期业绩。

    2020年上半年,本集团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219,283,000元;毛利润约为人民币2,216,566,000元,毛利率为24.04%;营业利润约为人民币1,153,591,000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50,221,000元。董事会已决议不宣派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中期股息。

    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冲击,各地房地产项目停工停建,多地售楼处关闭,本集团签约销售一度受到较大影响。本集团统筹疫情防控与业务运营,积极采用“点对点”精准复工等全方位措施,有序推进公司复工复产;创新线上线下营销模式,第一时间开启线上销售;自销团队建立通盘通客机制,异地异业联动,实现自销签约人民币129亿元;二季度实现全面复工复产,销售业绩快速回升。

    2020年上半年,本集团各项目实现签约面积99.7万平方米,签约金额人民币337.0亿,签约均价人民币3.4万元╱平。期内,三大核心城市圈实现签约金额人民币291.9亿元,占比约87%。其中京津冀地区继续保持大本营地位,上半年实现签约金额176.4亿元,占比52%,长三角区域整合升级,抓住市场窗口,实现签约金额人民币10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期内,本集团新开盘项目平均去化率达约80%,其中杭州天阅云合源项目、苏州天阅湖滨雅苑项目等重点项目开盘去化率超90%,并成功打造北京孙河、上海青浦等多个区域销冠产品。

    土地投资方面,二零二零上半年,本集团深入践行安全稳健的投资策略,优中选优,重点聚焦非竞争性拿地,通过产业协同、战略合作、一二级联动等方式,差异化获取低成本优质土地资源。期内,本集团审慎投资北京、郑州、南京、重庆等地6个二级开发项目,均为非竞争性底价获取,总建筑面积307.6万平方米,总土地投资额人民币125.8亿元,其中郑州北平原示范区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52.1万平方米,拟建设成集住宅、原武风情古城、文旅城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是本集团依托战略合作底价获取的又一处百万平核心大资源项目。上半年,本集团深入推进“地产+”拿地模式,创新资源获取方式,通过与高科技产业联动,底价新获南京、重庆两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2.6万平方米。

    商业地产方面,本集团商业地产平台首创钜大一方面积极采取各项防疫措施,有效落实科学防控,积极承担国企责任,减免部分项目奥莱商户租金费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全国布局的规模优势及品牌优势,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携手阿里云提升数据分析和运营能力,推进数字化精益化运营,实现经营业绩全面回升,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影响。本集团奥特莱斯实现营业额人民币29亿元,客流1,466万人次。其中,在“首创奥莱12城、嗨购66双店庆”的统一营销活动中,全国十二城营业额环比增幅近40%,武汉奥莱环比增长100%。

    展望二零二零年下半年,本集团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方针,继续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进、稳中有变工作总基调,执行以下发展策略:

    1.坚决执行“快周转”策略,深入落实“369”标准,全面升级“首创智造2025”运营体系,追赶供货节点,保障重点项目推盘;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联动、自销多盘联动,加速存量资产去化,设置专项奖惩机制,力争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持续强抓回款,深挖合作项目、存量资产价值,强化回款考核激励,推进回款流程系统化及标准化建设。

    2.继续实行安全稳健的投资策略,优中选优,审慎投资;聚焦非竞争性取地,综合采用产业协同、并购、战略合作、一二级联动等差异化方式,充分发挥多元业务优势,深入推进“地产+”拿地模式,强化战略性核心资源获取。

    3.继续坚持稳中有变,积极培育创新业务,围绕文创、高科技产业和租赁住房等领域,持续提升品牌标杆,拓展整合产业资源,打造持续可盈利的业务模式及新利润增长点,并强化产业协同联动获取主业资源。

    4.持续拓宽融资渠道,重点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推进创新融资方式,保障充足融资储备;力争实现H股全流通,提升股东价值,为后续资本运作奠定坚实基础;推进物管业务资源整合,适时以资本力量助力物管业务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首金资本的产融结合优势,以高质量金融助力公司获取核心资源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