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长途汽车、火车、出外办公、旅游、逛街,很多人都会当街买瓶水解渴。瓶装水俨然已经成了人们在外便捷解渴的方式。而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注意到饮用过量的奶茶、碳酸饮料、糖分过高的饮料会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现在不少人会选择优质的矿泉水来替代高糖的饮料。
基于这样的大环境下,致力于改善人体亚健康的玉皇池品牌顺时而动,选取海拔在1918.3米高的武功山峰顶花岗岩裂缝中的天然矿泉水为原料,制成瓶装、袋装矿泉水,为广大的消费者献上一瓶高品质的含硒矿泉水,助力每个人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来应对日常的繁忙,让每个人都能离可怕的疾病远点,再远点。那么,究竟这样一瓶含硒的矿泉水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硒,藏在长寿之乡的秘密
央视曾经带着团队,跋山涉水探访了中国几个著名长寿乡村,结果发现那边的人都有明显的共性:身体精力充沛,老得慢,鲜少有慢性疾病和重疾。于是,健康专家团队对当地进行长达数年的研究后发现,长寿村老人长寿的秘密可言归结于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些地方的土壤和水的含硒量远远优胜于其他地区。富含硒的水土又能孕育出富含硒的农作物。长寿村的人经常饮用含硒的水和食用含硒的农作物,长期以往,身体要比常人更加健康。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也发现,人体的硒水平越高,肝病、肝癌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越低。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确认: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与人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缺硒会导致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综合症、肝病、糖尿病、胃肠道病、哮喘、帕金森病、癌症等四十余种病高发。
对此,我国的膳食营养学家也提出相关的建议,认为长期生活在低硒地区的人要适当从水和食物中额外补充硒元素。
我国低硒和富硒地区分布
实际上,硒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一亿分之一。这是一种非常稀有金属元素。而巧合的是,中国是世界上缺硒最严重的地区。这是中国本身的地质特点造成的。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低硒地区占全国总积的72%。
其中,严重缺乏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新疆、西藏、内蒙,次级缺硒的地区是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福建、甘肃。相对来说,不缺乏硒的地区是海南和台湾。
榜单上富含硒的几个县城有,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广西巴马、江苏如皋、安徽石台等。这几个也都是著名的长寿村。这几个地区的人就建议不用再额外补充含硒的食物,正常饮食即可。而其他地区的人,可以通过适当饮用玉皇池含硒矿泉水来得到日常的补充。而玉皇池天然含硒矿泉水,不仅是富含硒元素的天然矿泉水,还是一款高品质的饮用水。
玉皇池含硒矿泉水为何称之为高品质水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好水呢?首先水源要符合我国的106项标准,无毒无害无异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水源要没有被污染,最好是在天然的环境中,富含矿物质和硒元素。最后一点,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就是要活水。
我们日常喝的很多水,其实多数是死水。而具有活力、具有生命力的水,才是对人体最好的。玉皇池天然含硒矿泉水的品牌隶属于芦溪县伊戈尔矿泉水有限公司。该公司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的武功山下,依托武功山天然的环境,优良的生态,丰富的资源,建成了一座现代化花园式绿色环保生产基地。
伊戈尔矿泉水有限公司拥有数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瓶装水生产线,袋装水生产线,生产线均采用全自动电脑微控,在过滤净化,杀菌消毒,清洗罐装,封盖包装上均为最新技术和工艺。全封闭的工作环境,有效杜绝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而我们知道,玉皇池含硒矿泉水的水源是源自海拔1918.3米高的罗霄山脉峰顶燕山期花岗岩构造裂隙中涌现的自涌矿泉水。这些矿泉水海拔高,受到的污染几乎没有,集合天地灵气,拥有大自然活性水的所有优势,水质低钠,低矿化度,偏硅酸,弱碱性,含大量的碳酸钙、钾、钠等丰富的宏量元素以及锌,锂,溴,碘,硒等十余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这里的水量日涌达近千余吨,口感纯正,清冽甘甜,是罕见的纯天然弱碱性矿泉水。伊戈尔公司表示,水是生命之源,而玉皇池含硒矿泉水更是大自然的馈赠。所有伊戈尔人在做事的时候,都怀着对大自然馈赠的敬畏之心,只为现代人呈现每日一瓶健康水。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