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MaaS为代表的创新出行服务,正在推动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变革。
以芬兰Whim应用程序为代表的成功国际案例证明,用户便捷的使用体验、政府前期的政策支持、多方共同协作是MaaS成功的关键。
下面以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对于简要介绍和分析。
什么是MaaS?
MaaS的英文名称Mobility-as-a-Service,中文名称为“出行即服务”。其定义为:通过数码交互界面获取和管理交通相关服务,将各种交通模式全部整合在统一的服务体系与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决策,建立无缝衔接的、以出行者为核心的交通系统,并使用移动支付的新方法,来提供符合出行者需求的,更为灵活,高效、经济的出行服务。
MaaS通过将离散交通子系统向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的转化,打造一个比自己拥有车辆,更方便、更可靠、更经济的交通服务环境,让出行者从拥有车改为拥有交通服务,实现由私人交通向共享交通的转变。
为什么推广MaaS?
MaaS推广的目的,是基于通过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鼓励乘客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缓解拥堵、节能减排,使出行方式从不可持续转变为可持续。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变革”三股力量的共同驱动下,公共交通的阶段性特征发生重要变化,呈现出“基本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交通出行需求不断升级、交通治理手段瓶颈显现”叠加的特点。
私家车使用成本低,公共交通竞争力弱,各个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协同效益不能有效发挥。单说地铁公交之间,APP打通的城市屈指可数,支付打通的几乎没有。目前中国大陆仅有10个城市实施了地铁和公交之间的换乘优惠,而且公交地铁的换乘优惠仅限于传统公交IC卡,难以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协同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亟需一种能够供需两端发力、精准响应需求、高效配置资源的新型供需模式,来破解当前阶段所面临的交通困境。而MaaS作为新型供需关系组织者的典型代表,很可能引领出行领域的下一个潮流。
怎样推广MaaS?
MaaS的本质,是通过最安全、最快捷、最廉价、最环保的方式,实现乘客的空间位置移动。在解决人的移动的过程中,涉及到技术的作用、生态的构建和交通方式的整合,但最关键和最基础的两个核心问题是:交通工具和支付手段。
以全球第一家实现出行即服务平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Whim为例。
赫尔辛基总人口只有64万,赫尔辛基大区内除了赫尔辛基市外,周边还包括几个卫星城,跨区交通成本较高,市内交通拥挤,私家车数量过多,尾气噪声等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2015年,赫尔辛基市交管局召集芬兰多个交通组织筹建MaaS Global,整合地铁、公交、有轨电车、市域铁路、渡轮、共享单车等所有公营产品,推出移动应用Whim APP,涵盖从出行计划、路线规划到预定购票和交易支付的所有环节。
Whim公共交通数字票机制上叠加了共享汽车和出租车的商业服务,除了“即付即用”的次票之外,还设置了三种套票:
每月59.7欧元,就可以享受不限次数的公交和自行车,每日固定车费的租车服务。
每月249欧元,新增服务包括:周末专享租车服务,以及坐出租车有15%的折扣。
每月499欧元,可以得到一张完全不受限制的月票,包括所有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出租车(5公里以内)和租到一辆车自用。
截至2019年9月,Whim月活6万人次,占总人口的10%,已累计服务600万人次。MaaS也有效改善了赫尔辛基地区交通运营结构,公共交通在全市交通中的占比已达40%,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比例达到70%。
赫尔辛基市还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远景规划——在2025年之前,将市公共交通系统改造为全覆盖、点对点、“按需移动”的服务体系。
Whim的成功离不开赫尔辛基市政府的主导和推动,离不开技术驱动的颠覆,但从根本上说,MaaS是由需求驱动的。
在国内推广MaaS 有什么困难?
不同运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地铁公交票制相对独立,而地铁和公交之间也没有换乘优惠,市郊铁路目前实现了扫码购票。但公共交通部分尚未实现完全的整合。一个大一统的平台,如何与各运营主体现状的APP和平共处,或者是完全吞并,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另外,平台在推广通票时,各种交通方式间如何结算也要探索尝试。国内已经开通轨道交通的40个城市,目前还没有一家实现公交与轨交之间的支付完全打通。截止目前,仅有重庆、南昌、常州等城市实现了一个APP可以支持公交扫码和地铁扫码,这几个城市的地铁官方APP都是由八维通开发并负责运维的。但国外常见的地铁公交通票,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开放。
我们认为,寄希望于MaaS来降低私家车的使用强度,本质上还是要强化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公交、轨道行业公益性强,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补贴,如果没有可持续的商业运作模式,将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
什么平台适合做MaaS?
公共交通支付APP
这一类APP首先要实现各家公共交通支付的对接,接下来还要将地铁、公交次票、月票、季票打通,再去整合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迈出第一步。
地图运营商
推荐换乘方案已经非常普遍。2019年11月,高德地图宣布接入北京公交、地铁、市郊铁路、网约车、长途大巴等多种交通行业大数据,可以提供路线规划、换乘引导、下车提醒等服务。它并没有打通任何场景,比如接入公交车与共享单车的支付,所以也就没有任何后续的动作。
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多头利益无法协调的问题。MaaS强调作为一个整体的出行,而各家交通服务运营商还是强调自己的品牌属性,以及流量入口。诉求不同,地图运营商未必有动力搭建MaaS平台。
多交通方式运营商
滴滴出行、美团、哈啰出行等等,各家APP大多为自营,整合难度比跨运营商要低。共享单车作为流量入口,出租车/网约车作为主要盈利工具,各家的思路高度一致。
但各大企业内部的各种事业部之间也有激烈竞争,几乎没有叠加共享单车和出租车/网约车的套餐。各家自身尚且如此,跨运营商的合作优惠就更难了。
单一交通方式运营商
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等,它们在MaaS体系里更多呈现出一个服务商角色。
需要指明的一点是,并非把所有交通方式直接整合到一个APP里就能够称作MaaS,比如部分平台级的APP已经接入了各家运营商的小程序,但使用体验还不如各家自己的APP。
从国外经验来看,仅从交通环节本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经济利益。MaaS作为交通领域的供需关系组织者,以出行为核心,向消费领域延伸,提供微粒化、一体化、无断链的动态出行服务,同时还需要探索出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
八维通做MaaS的优势?
中国最大的智慧出行平台服务运营商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由中国中车和中国银联联合成立的高新技术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最早涉足地铁移动支付的公司,包揽全国第一、第二例轨道交通二维码乘车全线开通案例,是全国第一个具有轨道交通行业二维码、消费码、闪付全场景能力的运营商。
八维通现已上线运营34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城轨易行项目,19个城市公交数字票务系统八维通业务模式已覆盖景区、公交、高速、通卡、加油等众多场景,市场规模在同行业遥遥领先。
大数据时代下,作为公共交通互联互通整体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八维通聚焦公共出行行业,以移动支付服务为基础,集成了APP应用支撑系统、账户与支付系统、身份识别系统、智能硬件系统、大数据运营系统、数字信息运营系统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即数字化票务系统。
八维通创新了出行产业“互联网+”模式,以“行”连接出行服务,实现了“出行零等待、支付零转换、服务零距离”的和谐互动生态。
八维通认为,移动支付只是票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数字化票务才是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票务系统即数字票,以乘客实名数据为信用前提,建立先享后付的城市轨道信用支付体系,使城轨票可在线直接发行,提升城轨票流转价值、商业聚合能力及数据归集能力。
首先,数字票将由传统的以票为核心,向以人为核心的转变,将乘客转变成用户再转化为资源,提供更多即时性的高体验服务。
其次,逐步形成“多元化支付手段+多元化购票渠道+多元化票种选择”于一体的乘车支付系统。
第三,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对场景内的用户进行画像,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精准服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都市“轻生活”的无缝衔接。在满足乘客出行服务的基础上,拉动生活服务、娱乐服务、商业服务等多方需求,实现多方互惠共赢。
目前,以“数字票务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出行方案,已应用到地铁、公交、高速、停车场、加油站、景区等多种出行领域,强大的开放性将构建基于场景的生态服务,实现车、站、人与服务的连接,以及大数据信息化的商业价值。
未来,基于数字票的流通、聚合、数据三大能力积累,八维通将持续赋予传统出行行业新的理念,对更多的出行场景及本地生活服务转型进行赋能,打造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实现出行即用户、出行即场景、出行即社交、出行即媒体、出行即数据、出行即金融。
此外,八维通正逐步渗透多个交通出行场景,构建大交通业务链。通过互联网运营工具+资源整合,形成线上流量平台;以新媒体、商圈增值服务增强用户粘性;将出行与社交,地铁人流与周边商圈新零售进行结合。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基础,城际间智慧出行将是未来城市群建设的一大重点,未来八维通将实现城市中多种交通场景的互联互通、城际间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让人们生活更方便、出行更快捷、环境更宜居,是未来运营模式创新的新引擎。八维通将不断满足用户的出行和支付需求多样化,持续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总结一下,八维通的核心优势:地铁场景+数字票。我们认为,未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主干是轨交地铁,其他所有公共交通都是为轨交地铁提供接驳服务的辅助工具。
无论是公共交通支付体系的打通,还是各家交通运营商的优惠套餐整合、信息联动和商业增值服务,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MaaS,还需要长时间的深度整合。
看法和建议
首先,加快推进统一技术标准,协调利益相关方责任义务。
我国具备发展MaaS的技术支撑,移动端在用户渗透领域已进入成熟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的比例高达99.3%,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7.65亿,我国移动支付率为81.1%,在全球排名最高。
但是,我国仍存在发展MaaS的技术壁垒,比如还没有开发出“一端对多端”的多出行模式平台,数据流标准化和共享开放仍存在业务壁垒,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建设能力有待提高等。
同时,MaaS平台建设需要协调多方利益主体,包括车辆服务供应方、基建服务商、政府交通监管和平台运营方等,在规划、管理、决策等问题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明、互相推诿的现象,需要打破传统的利益格局,形成新的商业发展模式。
其次,支持引导新业态发展,健全行业规范与政策法规。
MaaS发展的初期阶段,因其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需要依赖政府在资金监管、信用完善、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和补助,避免政府“不作为”、“胡作为”和“乱作为”现象。
政府需要保证平台运行的合法性,明确各交通模式的发展定位,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并及时监管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健全MaaS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积分制度与诚信黑名单制度,规范各主体行为规范。完善不同监管机构间的业务协同,保证不同运输模式规划、运营、管理、服务环节的高效衔接。
“新基建”七大领域中,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5大行业都跟公共交通直接相关。八维通基于前期积累的经验,我们愿意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牵头主导和搭建这个生态体系,更好地推进MaaS落地实施。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