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建筑学者贺耀萱谈旧建筑“诊断报告”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40年间快速发展,很多大城市空间已日趋饱和,大城市未来发展建设将逐渐从新建开发模式向存量改造模式进行转变。未来越来越多的改造设计项目也对建筑设计从业者提出新的挑战。为此请到建筑学者贺耀萱,向大家介绍旧建筑改造项目设计前期调查分析方面的知识。

    贺耀萱是建筑改造领域专家,于天津城建大学任教,天津大学建筑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天津天玺建筑设计公司总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2005年至今主持或参与各类工程设计累积多达220余项,其中河北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分别荣获2013中国建筑设计奖金奖和2011河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1、什么是旧建筑“诊断报告”

    旧建筑“诊断报告”就是旧建筑改造项目的设计前期调查分析工作。犹如给病人治病,治病前最重要的是“诊断”,只有全面、准确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改造项目也是一样,其不同于新建项目,首先要对既有建筑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然后才能开展改造设计。因此在设计前期对旧建筑进行调查分析工作是保证改造设计质量的重要前提,不可或缺。

     

    2、旧建筑改造项目设计前期调查分析工作的三项内容

    (1)基于旧建筑改造项目的目标,进行数字化测绘、针对项目需要进行测绘图纸绘制和三维模型制作。

    (2)对现状破损情况进行勘察,记录汇编并形成报告。

    (3)根据以上两点,结合原设计图纸,开展整体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贺耀萱团队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近年来展开了大量的相关工作,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逐步形成体系。其中著名建筑物的调查分析案例包括:天津市段祺瑞旧居改造项目;天津市外国语学院教学楼修缮项目;天津市梁启超饮冰室建筑测绘调研;天津市武德殿建筑测绘调研;天津市原中南银行建筑测绘调研;天津市安立甘大教堂建筑测绘调研等。

     

    3、要开具准确的“诊断报告”,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

    从设计逻辑讲,改造设计与新建设计并不分家。更重要的是,只有深刻了解建筑设计,才能准确把握改造项目前期调查分析工作的每个环节。

    贺耀萱继续以上述三项工作内容为例进行了说明:

    例如第一项数字化测绘内容,这一工作不同于普通测绘公司,并非简单地激光三维扫描测绘。普通测绘公司成果是标准化的,无法把握改造设计中真正需要关注的节点或者区域,因为每个旧建筑改造项目的目标都是不同的。贺耀萱带领的测绘团队会根据设计经验,对每个旧建筑改造项目采用不同策略。例如选取改造的关键性位置以及关键细节进行重点取样,判断后续设计的主要区域进行多轴向模型剖切出图等。

    再如第二项现状破损勘察,一般旧改项目的现状往往破败不堪,如果对所有的破损情况都进行勘察,一是浪费时间精力,勘察报告冗长,重点不突出;二是因勘察范围太大,导致后续改造设计时真正需要了解的细节却勘察不深入。因此贺耀萱会根据旧建筑改造项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破损勘察,比如对更新施工关键区域和保留区域的破损情况进行详细勘察,而对一些将被拆除部分的破损勘察则可以简化,只需要考虑拆除安全方面即可。而以上这些判断,是需要对旧建筑改造设计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经验的。

    最后第三点,就是根据测绘勘察和破损勘察的结果,同时通过与原始设计图纸的对照分析,形成调查分析结论。如:对旧建筑改造项目的更新计划提出指导性建议,指出重要的注意事项,编制或深化后续的设计任务书等。这些内容也是需要足够的建筑设计知识储备才能完成的。

    4社会责任感是一名合格改造设计师的必备素质

    一名好的改造设计师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用心设计,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旧建筑改造项目不同于文物保护项目,没有太多条条框框,业主普遍以追求经济性、实用性为第一目标。但正因如此,改造设计师担负了更多的社会历史责任。只要是对原建筑进行部分保留,那就是对历史的保留和尊重,从这一点看旧改项目和保护项目没有区别。所谓历史价值是个相对概念,比如,一幢普通民房和一幢名人故居相比,从社会的整体认知看显然是名人故居价值大;但对于在普通民房中居住几十年的老人来说,民房的价值则会胜出。

    贺耀萱最后提到,建筑师不应忽略任何一个个体价值,正是无数微小个体价值的沉淀形成了城市历史文化整体价值,也正是这些价值才使得我们的工作有了意义。社会责任感,正是做好包括旧改项目在内所有设计项目的核心。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