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领航证券交易管理系统是专门面向普通客户、机构客户 推出的高效、稳定、专业的交易管理系统。系统是以实现对机构的多个帐户及其子帐户进行统一管理,集即时开户、云端风控和自动结算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级系统软体产品。
领航证券有限公司(注册号:2906106)是一家为用户提供港股、沪深股、环球期货及杠杆式投资等交易服务的证券公司,助客户实现财富目标。
华为新一代Mate系列,也是华为最强大的Mate手机,Mate40系列终于“如期而至”了!
从不久前的“一切都将如期而至”到昨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微博的最新更新“一切准备就绪”,再到10月22日晚8时,华为Mate40全球线上发布会的举行,华为新一代Mate系列也是华为最强大的Mate手机Mate40系列确实、终于“如期而至”了!此系列手机距离上一代产品Mate30系列发布相隔约一年。
时间非常巧,10月23日将是苹果最强大的iPhone之iPhone12首售之日,而华为Mate40也将于今日起线上线下开启预售,华为最强大Mate正面硬刚苹果最强大iPhone。两系列产品的较量,涵盖了华为最强大、首个5nm5G芯片、同时是华为绝版高端芯片麒麟9000与苹果最强、5nm处理器A 14之间的较量,以及核心功能拍照等的较量,但凸显的是两家企业之间创新技术的较量。
但无论如何,华为当下依然非常艰难。“华为现在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我们正在经历美国政府的第三轮禁令,这一禁令极不公平,导致我们处境艰难。不管处境多么艰难,我们都承诺持续展开技术创新,将最佳的技术和创新带给消费者。”简短的约一小时发布会最后,余承东谈及华为近况时如此表示。
最强大Mate强在哪儿?
从2013年推出第一代产品至上一代Mate 30系列,Mate系列在过去7年时间里一共发布了九代产品,如今华为Mate系列第十代产品Mate40于2020年10月22日晚正式登场,包括Mate40、Mate40Pro、Mate40Pro+以及Mate40保时捷版Mate40RS四款。
今年8月7日,余承东在深圳举行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中指出,由于美国在5月16日祭出制裁令,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在今年9月15日之后将无法制造,将成为绝唱。华为在今年秋天发布搭载麒麟芯片Mate40后,这将是麒麟高端芯片系列的最后一代。
诚如余承东所言,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本次发布会上了解到,麒麟9000系列芯片成为Mate40最大亮点,也正因此,华为Mate40系列成为迄今最强大的Mate。
据华为介绍,华为Mate40 Pro和华为Mate40 Pro+搭载业界首款5nm麒麟9000 5G SoC芯片,集成153亿晶体管[],成就麒麟芯片巅峰之作。华为Mate40采用5nm 5G SoC麒麟9000E芯片,性能强悍,实力超群。
“其他厂商(苹果)不久前刚刚推出5G手机,而华为已经是第三代5G手机了。”余承东在发布会中调侃道。他进一步表示,华为Mate 40 系列搭载的麒麟 9000 芯片,在 5G 上行速度上也是其它厂商的2倍。
另一亮点是屏幕。华为Mate40系列采用曲面屏设计,Mate 40为6.5英寸柔性OLED屏幕(弧度68°)、Mate 40 Pro/Pro+为6.76英寸柔性OLED屏(弧度88°),画面向更广处延伸,同时,Mate40系列全系升级了90Hz高刷新频率屏幕。
谈及为何没有直接上120Hz,余承东称,华为做120Hz不难,但高刷新率就意味着功耗会更高,90Hz的刷新率实现了功耗和流畅度的平衡。
此外,Mate40系列还升级了手机充电速度,有线充电最高支持66W,无线充电功率达50W。余承东拿Mate 40 Pro的有线快充、无线快充与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iPhone 12 Pro Max做了对比,前者分别达到了66瓦和50瓦,三星则只有25瓦和15瓦,苹果是20瓦和15瓦。
在拍照上,华为Mate40 Pro采用了徕卡三摄,星环设计,主摄是5000万像素RYYB传感器IMX700,1/1.28英寸最大底,还有2000万像素超广角、1200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5x光学变焦。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