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嘉盛公司:久马高速公路建设的“急先锋”

    十一月,寒冬的气息早已笼罩整个川西高原。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久治(川青界)至四川马尔康段高速公路(简称久马高速)神座隧道、查针梁子隧道等工地上,正机器轰鸣。四川西北部首条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连通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西北方向至西南方向的大通道已全面开工。

    就在这条大通道沿线两边,一座座铁塔、一个个变电站早已动工建设,相当一部分项目已完工,正在为久马高速公里的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力。

    久马高速建设的“先锋队”

    如果将久马高速的建设任务比作一次战役,将负责修建整条高速的人员叫做主力部队,那遵循“基础配套先行”的原则,在主力部队“动身”前便开始“出发”的久马高速输变电工程建设者们,便是整个久马高速公路项目的“先锋队”。

    四川嘉盛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从今年5月份开始建设久马高速输变电工程的。据介绍,整个工程共计13个单项,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扩建110千伏变电站间隔2个,新建35千伏变电站7座,扩建35千伏变电站间隔2个,新建110千伏线路5.94km,35千伏线路36.923km,10千伏线路202.731km。

    整个输变电项目先于久马高速修建,将为建设在高海拔、高寒地区的久马高速整个基建工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电力,为久马高速的施工建设提供充足的能源支撑。笔者了解到,短短7个月的时间,久马高速输变电项目已完成整个工程70%的任务量,剩下一些安装与调试工作将在来年气候回暖、冻土消融的季节进行。

    能打胜仗的“先锋队”

    整个输变电项目所涉及到的工作量是庞大且繁杂的,嘉盛公司需要与乡镇协商占地赔偿事宜,需要去搜集、核对被占地农民们的身份信息,还需要主理、管控大大小小的施工项目……

    在高原上作业,除了克服工作本身的琐碎繁杂,嘉盛公司的建设者们还得与恶劣的工作环境做斗争。久马高速是四川首条高海拔高原高速公路,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可达4500米,沿线年均气温1.4℃,极端最低温-36℃,昼夜最高温差可达28.4℃,受雨、雪、冰、雾、风等恶劣天气交错影响严重。这对公司的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施工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嘉盛公司久马输变电项目负责人介绍,“高原施工远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许多,很多时候工作人员们需要载着大量的设备器具,在几十里内渺无人烟、信号不通的无人区独自奔波。“草地上看似平坦,实则充满艰险,在无人区遇到汽车抛锚,那真是叫天天不应。”200多人的施工团队都很有战斗力,遇到运送材料,即使条件再恶劣,也会通过修桥、挖路、铺垫木板等方式将施工器具运输到场地。

    “看着这些一条条线路穿梭在高山、草地上的线路,真难想象以前那些下班后满身泥泞,连嘴角都是泥巴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参与建设的嘉盛公司一位员工感慨到。

    在高原,最大的“娱乐”是看书

    经年累月坚守在没有无线网、没有电视机、没有棋牌室的高原施工点上,这批建设者是如何与孤独作战的?嘉盛公司的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我们最大的‘娱乐’就是看书。”

    在此次项目开展前,嘉盛公司在红原县安曲镇上租了一间旧茶馆作为临时项目部,在每个管理人员的房间里除了必须的生活用品和棉被外,桌子上都放着一大摞电力行业相关的书。每当工作做完,与相隔百里外的家人通完电话后,他们都会在独自在房间里看书学习,直至夜深。

    事实上,管理人员们争分夺秒的看书学习,并非是他们所调侃的“仅仅为了在冰天雪地里‘打发时间’。”笔者了解到,嘉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系统的施工单位,国家电网公司对现场施工作业管理的规范、制度、标准在不断迭代升级,对施工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正如一位现场管理人员感叹“不见缝插针的学习,真还满足不了工作的要求。”嘉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原开展施工建设,面临的局面相对更复杂,加强学习,深入领会和贯彻国网公司的管理要求,也为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提供了保驾护航。”

    这七个月过程很艰辛,嘉盛公司这支高原建设的“铁军”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确保了工程持续有效的推进。现在高原上气温已经很低,无法进行户外施工了。短暂的休息过后,他们将投入到可以在室内开展的一些案头工作上。等到春暖花开时,蓄积精力的他们将继续出现在草原战场上。(唐玲玲 廖鑫)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