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是一门艺术,品牌学是一种感觉,文案是用艺术感化人。“助力更多企业走向互联网+”,这是拾星创业的开始,四年来拾星者懂得做服务型的企业,要比做自己产品的企业难得多,因为服务型企业不只是要做好自己的业务,还要帮助客户做出业绩。
创业四年来,拾星者磕磕绊绊、在碰壁中成长,不断地调整定位,变换策略,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懂得了:创业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得有方向,方向开始可以不清晰但框架一定要有,思路是完整的否则企业不堪一击。
做企业即做人,一个人一辈能在一个领域做不容易,而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更是莫大的考验,但只要拾传播荔枝夫人经营一天,企业深耕互联网的方向就不会轻易改变。
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因为市场是多变的,客户也一直在变,拾传播也会不断调整产品线,一方面力求把最优质的服务对接给客户,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警觉和适应能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立足点和存在的价值。
梦在遥远的地方,看不见摸不着,但拾传播会每天向前一点点,不退就是前进,用愚公移山的决心,即使最终没有达到彼岸,也会令自己置身于全新的广阔天地之中。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抻手摘星,即使遥不可及也不至手沾污泥。
商务的发展源自于市场的需求,永远为客户做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事业成功之处。2016年创业初期拾传播只具备单一的文案服务,随着对文案市场的不断深入了解,拾传播开始对文案服务本身进行深入挖掘,同时与市场中的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建立了当前阶段看见你,听见你,搜得到三大板块的服务内容,满足了从商务起步到可持续的条件,同时也致力于增强客户和自己的持久生命力。
以网络推广为主营路线,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借助内容营销的浪潮,从内容创作入手,主攻营销文案,以文字创作带动商业版图,打造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矩阵-百度系”新媒体矩阵私域流量。
之后,逐渐向品牌传播方向发展,建立了覆盖6万家媒体资源库的网上投稿平台,实现了门户网站、垂直网站的一站式投稿,同时开发了SEO技术服务平台、数据维护、万词霸屏等产品,实现了能以较低成本,帮助企业快速地实现品牌的曝光,增强品牌信任度的目标。
针对中小企业线上展示较差、展示内容较少的问题,结合建站功能和百科词条打造了万元品牌基础服务套餐。这一套餐可以在百度等搜索引擎首页做到被搜到、标准化的微霸屏展示效,为企业流量增加新的入口。
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拾传播发现单一品牌传播只适用于部分企业,而广告投放与品牌传播的搭配使用能起到“1+1>2”的效果,同时受“新冠”爆发影响,部分线下广告服务单位开始转向线上,拾传播也开始与这部分广告企业进行对接,相互融合,寻找线上和线下的联合营销锲合点。
2020年上半年传统户外广告市场大幅下滑,尽管其根本地位不可撼动,但市场已趋向红海,数字化广告投放开始成为转型过渡产品。拓充数字化广告投放业务,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在保持了原有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制服务,通过整合营销策划模式,拓展了现有产品,为4A广告企业提供了综合服务。
生产线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调整好方向,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未来拾传播要走的路还很远,可能遇到的挫折、失败以及方向上的错误都是可能的,但是这也是拾传播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拾传播走过的荆棘路越多,顾客和代理商受到的伤害就会越少。
拾传播的创业历程是一次不断的拓荒过程,拾星者相信只有做好顾客的品牌,才能做好自己的品牌,只要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大方向就不会偏移,可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拾传播将不断深入探索,同时也欢迎更多同行、跨界合作伙伴加入拾传播,共同为品牌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
拾传播创始人谢秀云女士在成立庆典上发表感言称:拾传播成立后,专注于人物、品牌IP打造、全网营销、广告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以“媒体资源+营销策略+互联网人才”三位一体的模式助力企业品牌化、数字化升级。
“创品牌、立口碑、得客户”,围绕让甲方“搜到你、信任你、托付你”的品牌化生态链而服务,提供上百款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为品牌增值,助力商业帝国的筑造。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下,部分中小企业生存堪忧,营销投入慎之又慎,逐渐收窄,这又带来了因传播的力度不够导致产品滞销。面对营销困境,“拾星品牌计划”上线,以帮助企业破解营销难、营销贵的问题。并通过“媒体资源+营销策略+互联网技术”位一体的方式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对于创业者观点是:在创业的迷惘阶段由于整合能力的匮乏导致无法产生核力,也就是想创业,又不知道做什么好,无法展开则难以实现个人抱负,在互联网营销从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理性阶段时,创客们更需要一家具有全网整合营销能力,可以提供一站式整合营销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一名资深的广告来提供专业互联网营销管家式服务,来扫清创业路上的障碍,所以抱团发力将合力转化为核推动力。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