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现行脱贫条件下,脱贫攻坚的任务已如期完成,在总结脱贫成果中,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最基本的准则是落实精准细微的“绣花式”扶贫方略,全面补齐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短板弱项,提升扶贫攻坚后劲生动力。
运鸿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玉保作为湖北省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法人代表,多年来附身实践作为,坚守脱贫攻坚战线,成为扶贫力量中一名老兵,他结合自身企业的优势产业,与扶贫攻坚事业实现共融共生,将产业扶贫打造成当地助贫助农的“民心工程”。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一次投资、循环发展、长期受益,这是运鸿集团李玉保利用光伏产业带动扶贫事业发展走出的一条新路子。集团在李玉保的带领下,结合农业开展“光伏+”应用,建设一大批高标准、高质量光伏智慧大棚农产品种植基地。其中,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移动式智慧大棚”,成为集光伏发电和生态农业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光伏扶贫载体。
在武穴田家镇地区,运鸿集团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将百姓家的荒地进行土地扭转,鼓励贫困户加入光伏智慧大棚有机果蔬、农作物种植中,并承诺企业将会以高于市场价位的“兜底”收购政策,帮助农民解决销路问题。
田镇韩垸村村民赵海洋家今年贷款建设了5个智慧光伏大棚,除了大棚农产品的收益,屋顶的光伏发电也有国家电网的补贴收入,据赵海洋介绍,前期大棚丰收的苦瓜已由集团全部收购,并在当天就收到了回款,他家今年的纯收入有望突破6万元,对于曾经是贫困户的村民赵海洋来讲,这样的年收益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扶贫的落脚点是要照顾到产业匮乏的贫困村及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现整体增收,这就需要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链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让任何一个贫困户掉队。
运鸿集团在现代农业扶贫实践中,深度结合了企业产业优势,将产业深度融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增强形成农业产业链上的多节点扶贫,让脱贫攻坚的持久生动力更强,形成贫困户长效收入稳定局面,加快形成脱贫减贫顺利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的新赛道上。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