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平安好医生公布了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平安好医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实现总收入68.66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核心业务在线医疗持续高速增长,贡献收入达15.66亿元,同比增长82.4%。
从近几年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平安好医生就像一个稳健的竞赛选手,朝着心中的目标奔跑不息。
业绩增长的背后,除了疫情催化、政策支持、线上问诊用户习惯逐渐养成的客观条件,平安好医生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势头?
也许我们可以从一位普通患者的真实经历,探究其发展战略——
从患者的故事讲起
“真没想到,三年没治好的病,十分钟就解决了……”
今年67岁的黄敏(化名)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偏远村镇。三年前开始频繁晕倒,有一次还磕到了后脑勺,着实把家人吓得不轻。因为有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当地医院始终按高血压问题治疗。三年来钱花了不少,儿女也都为四处求医付出了不少精力时间,但病情却依然如故。
黄敏的儿子偶然得知,通过平安好医生APP,可以找到上海、北京的专家在线诊疗,便为母亲注册登录,接下来的过程顺畅得出乎意料——
首先,平台接诊医生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精准地匹配了业内权威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教授、神经内科李焰生主任。接着,“李焰生工作室”的助理医生指导患者家属上传了所需的病历资料,并即刻预约了李主任的视频问诊。
另一端,“李焰生工作室”团队助理医生,将患者病历资料充分梳理,一份内容详实、脉络清晰的病历交到了李主任手上。当天中午结束门诊后,李主任视频接诊了黄敏,告诉她和儿子,多年来的治疗一直存在方向性错误……
按照李主任的方案,黄敏的情况很快得到了改善。一个困扰一家人三年的问题,仅用了十分钟的网络问诊,便得到了解决。
这样的故事,在平安好医生云诊室里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在于平安好医生直击医疗服务领域长期的供需矛盾、优质资源配置不均的痛点,启动战略升级。
直击行业痛点,搭建四层医生网络
长久以来,我国普遍存在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不均的问题。25%的病人集中在0.3%的三级医院; “小病大治、大病远治”“看病5分钟,等待3小时”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另一端,中国全科医生较为稀缺,专科医生精细化程度不够,整体上医护人员不足,70%的医生每周工作50个小时,超负荷的工作很难保证服务质量,从而也影响了医生们的职业发展。
2020年年中,平安好医生以构建专业医患沟通桥梁为目标,聚焦“渠道、服务、能力”三大方向,启动了全面的战略升级。
其中,平安好医生搭建由“AI医生助手、驻司医生、外部医生、名医工作室”组成的“四层医生网络”,力求突破目前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患者就医与医生行医的双重困局——
首先,平安好医生自主打造的AI辅助诊疗系统,涵盖3000种疾病的知识图谱,在10亿人次海量数据的持续训练下,覆盖整个就诊流程,成倍地提升医生问诊效率,降低误诊、漏诊的概率,改善患者远程就医的体验。
自有医疗团队实力决定了响应速度和基础服务水平。2020年,平安好医生持续升级驻司医生团队,平台自有医生超过2200名。其中多数曾就职于国内三甲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自聘医学团队为客户提供7*24h实时的在线的专业医疗服务,日均咨询量超过90万。
同时,平安好医生持续着力扩编外部资源,汇聚外部医生超2万人,其中有超过70%为三级医院的专家。而在三级医院的专家当中,大咖医生接近300名,有十几位院士和国医大师。而前文故事中,让黄敏得到治愈的,正是2020年平安好医生与众多专病领域名医强强联手推出的重磅产品“名医工作室”。
经过能力端的战略升级,以AI医生助手为基础,以驻司医生为底层服务能力依托解决常见需求,以外部医生为临床中坚力量解决患者核心诉求,以名医大咖组成的名医工作室聚焦专病专科,打造严肃医疗形象,逐步形成了平安好医生独特的四层医生网络,既帮助医生打造了医生之家,也为患者打开了云端的名医之门。
全面战略升级 不断向上发展
不仅仅是能力端得到升级,全面的战略升级让平安好医生进一步打开了向上发展的空间。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用户数达到3.73亿人,较2019年末增加5760万人,增长率为18.3%;2020全年日均咨询量达到90.3万,较2019年上涨23.9%。2020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数和月付费用户数分别达7262万人和398万人,同比分别增长8.5%和34.1%。
漂亮的成绩单,夯实了平安好医生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也蕴含着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强劲动能,让战略升级的未来可期。由此可见,公司CEO方蔚豪口中,“以构建专业医患沟通桥梁为使命,以信任、专业、便捷为目标,打造中国规模最大、模式最领先、竞争壁垒最坚实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