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被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在每年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妇女运动在中国开展百年来,女性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随着女性力量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权益,但与之相关的争议也随之而来,男女平权发展任重道远。在商业营销下,品牌借助3月8日节日热点,推出系列营销活动,更好地关爱女性。继益普索Ipsos与伦敦国王学院(KCL)全球女性领导力研究所发布全球28个市场职场平权状况之后,益普索Ipsos再度携手微博,聚焦中国男女性别平等相关话题。此次调研于2021年3月2至3日在微博平台开展,调研了来自一、二、三线城市的3000名受访者,其中已婚及离异人士占72.4%。
妇女节品牌营销对大众具有很强吸引力
3月8日妇女节营销是品牌上半年主要的大促活动之一。根据调研数据,超过八成( 84.4%) 的受访者表示,妇女节品牌营销活动非常或比较有吸引力 ,其中折扣力度大( 71%)和品牌会推出新品(68.4%) 是重要原因。社交媒体平台(76.6%)和直播电商(69.1%) 更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社交媒体平台重内容,通过转发、点赞以及更广泛的社交或共同爱好的圈子,加速信息的快速传播。直播电商平台通过直播的形式向消费者介绍和展示产品。高互动、高沉浸,同样易影响消费者购物决策。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节日促销热情不减,另一面是社会卷入对“妇女节“命名的热烈讨论。对妇女节品牌营销的喜爱,拒绝被称为“妇女”就意味着人们忘却了庆祝国际妇女节的真正含义么?虽然,男女平等已经变成一个理所应当的、正确的社会意识,但男女平权是否真的在家庭生活中得贯彻?女性是否能够真正捍卫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这些问题,人们或许可以通过调研数据窥探一二。
独立是新时代女性的首要特点
“独立”、“有主见”、“精明干练”是大众认为最能代表新时代女性的三个特点。值得关注的是,八成40岁以上的人更强调“独立”,女性(72%)比男性(54.5%)更强调“独立”,有娃的(64.5%)比没娃的(54.1%)更强调“独立”。总而言之,女性要独立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且阅历越多的人,越能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性。
虽然男性更不认同育儿主要是女性的责任,但其行动与观念并不同步
根据调研数据,虽然75.8%的受访者不认同照顾孩子主要是女性责任这一观点,其中男性(81.9%)比女性(69.7%)更不认同。但在实际谁会或将来会承担育儿责任的维度上来看,仅44.2%的受访者表示是父母共同负责,仍有38.6%的人表示会主要由妈妈承担,爸爸主要负责的比例不足4%。即使男性更不认同育儿主要是女性的责任,但在实际家庭生活中,妈妈承担了更多了育儿工作。
但从另外一组数据来看,在4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仅38.8%的人表示家庭中是父母共同照顾孩子,但这一比例在25岁以下的受访者中已上升到51%。这意味着在年轻一代中,父母共同育儿不仅成为共识,并且行动正在跟上观念。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爸爸在家庭育儿中将不再缺位。
无论在家庭还是职场中,反性别歧视已经深入人心
新时代女性,敢于为自己发声,大多数女性认为他们可以在家庭和社会/职场中捍卫自己的权利。
“以身作则”(43.8%)是受访者表达男女平等观念的最主要的途径,其次是“在社媒平台发声”(33%)。75%的受访者表示当亲人或朋友发表了性别歧视的言论时,会谴责他们,且学历越高,选择谴责的比例越高。而不愿意谴责或者看情况的受访者认为,对方也没有坏心思(60.7%),或者怕影响家庭或与朋友的关系(59%)。但当公司高层发表性别歧视言论的时候,选择谴责的人群比例为63%。年收入越高,越有可能谴责发表性别歧视言论的高层。影响职业发展(67.4%)是阻碍人们发声的主要原因。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职场中,反性别歧视,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己及人,潜移默化影响周围的人,仍然是表达“撑平权,反歧视”态度的主要手段。即使是在男女平等深入人心的当下,男性在家庭育儿中的角色仍然是缺失的。在追求平权道的路上,人们的行动要跟上观念,同时需要警惕网络鼓吹男女对立导致的社会分裂,两性通力合作,才能够在争取平权的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