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新东方启动“火星计划”招揽全球英才 打造优质教师快速发展通道

    日前,新东方推出教学类高潜人才培养项目 -- “火星计划”,面向全球招募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并调动行业内优质的教学及培训资源进行全方位培养,旨在培养一批教学能力突出、同时具备产品研发和教师培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通优质教师快速发展通道,夯实公司人才储备,助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当前,教育培训行业人才密度不断提升,但满足学生不断变化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依然稀缺。如今,新东方年培训学员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教师队伍已超过5万人。业务的高速发展,学生对教学品质的高要求,需要优质师资力量的及时补充,“火星计划”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

    第一期火星计划的招聘已于近日启动。首批教学培训生将被培养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类人才,未来四年,“火星计划”将逐步打通全学科教学、产研及师训类人才的快速发展通道。

    “火星计划”海报

    “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火星计划’一方面寓意燎原的星星之火,我们希望通过培养一小部分人,让他们影响到尽可能多的人;另一方面,正如一项奔赴火星的航天计划,我们希望通过这段星际旅行 -- 即两年的培养周期 -- 为参与者赋予足够的知识和勇气,使他们在教育前沿领域中从容迎接新的挑战,让老一代新东方人的精神,经由优秀人才的接力,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新东方教学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火星计划”对于教学培训生的选拔标准和流程十分严格。候选人需拥有硕士以上学历,毕业于世界一流高校,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英语口语和书写等能力和素质。简历通过初筛后,需经过小组学术讨论、多对一面试、专家面试等多重环节考验,才能领到“火星人”聘书。

    “火星人”的必备条件

    新东方为“火星计划”教学培训生制定了完备的系统化培训方案,通过调动行业内优质的教学及培训资源对其进行全方位培养,力图用两年时间帮助其实现一名教师通常五至八年才能实现的职业远景规划,实现“光速”跨越式发展。在两年的培养期内,培训生将得到来自集团的全力培养与支持,并获得课程培训、一线教学、学术研究、轮岗实践等环环相扣的挑战与锻炼。

    培养期内,教学培训生除了必备的教师资格证外,还将通过培训学习获得TKT、TESOL、CELT系列等各项英语教学资质的认证。与此同时,教学培训生还会学习世界顶级学府为其量身定做的培训课程和先进教学方法,例如Design Thinking、Deeper Learning等,步步进阶。另外,教学培训生将参加各类行业论坛、学术会议,并有机会赴海外名校交流访学,获得全球教育视野,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接触与未来接轨的先进教育理念。每位培训生均会获得学术和业务两位导师的全程深度指导。

    此外,新东方还为培训生提供深度体验教学、产品研发及教学管理等核心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多重岗位实战中将培训所学知识落地应用,并结合理论和实践产出学术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反哺教学。

    新东方也为培训生提供了清晰、多元的职业路径。培训生在培养期满、评估合格后,将被选派至新东方全国各地分校、项目中心及子机构进行一线业务实践,担任明星教师,或成为产品研发、教师培训队伍的骨干力量,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干,引领教学高质量发展。

    秉持以教育产品和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战略方针,新东方始终把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培育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不仅在入口端高标准、严要求,如制定了“四类人才”学历标准,不断提升高学历教师占比;同时搭建了完整的教师发展体系,从教师培训、教学评估、教学研究、教师发展与教师保障等维度,全方位为教师成长赋能。2019年以来,在“新东方 老师好!”战略指引下,新东方推行了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强化教师、教学的核心地位,在教师的“选”“育”“任”“留”“用”等方面持续优化。

    此次“火星计划”的推出,是“新东方 老师好!”战略的进一步落地。作为新东方教师培养模式的全新探索,该计划不仅能够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也引领着行业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行业的人才吸引力,创造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打造立体高效的教师培养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落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教师被赋予重大的历史使命。新东方将持续推动人才机制创新,打造聚才“强磁场”,吸引天下英才加入教师队伍,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了解更多详情及简历投递渠道,请关注“新东方师训讲堂”公众号,回复“火星计划”。)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