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共识,赋能”苏州制造“新高度

    2021年全国“两会”,生态环境保护一如既往地成为热点,建设“美丽中国”的规划路径上,越来越多的专业术语正在出圈,比如“碳”。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1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碳出现了7次,并明确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应对气候变化”也有单独的章节。

    根据《巴黎协定》,全球要在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我国提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除了响应巴黎协定约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外,在加速我国经济和能源转型方面也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

    把握契机,乘势而上

    今年是我国汽车产业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型的起步之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关键之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承上启下之年。加强新能源电池商用车的平台合作势在必行。

    近日,智联新能源产业(苏州)有限公司、浙江氢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中控成建集团有限公司三方代表在苏州国金中心顺利召开会谈,浙江氢谷新能源汽车集团总经理陈杰平、技术总监左海勇、智联新能源产业集团董事长张继彪、技术总监李远征、新能源产业设计院院长王志邦、四川中控成建集团运营总监汤舜博等人出席活动。

    现场,相关人员就投资建厂与新能源电池采购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四项未来规划合作,包括江苏投资建厂、代工新能源重卡、成立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上,三家业内领先公司在苏州最高建筑国金中心达成此次战略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也能够更好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为新能源汽车板块按下“加速键”。

    这不仅是行业内头部企业共同推动产业进步的重要一着,同时也将有助于苏州制造业的提档升级,为“苏州制造”再添优质势能。

    立足苏州,赋能产业

    目前,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从整车生产制造到新能源汽车出行服务平台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影响力仅次于深圳、上海。本次合作的推动者,平台型企业智联新能源产业(苏州)有限公司是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会的核心会员企业及对外合作代表,除苏州外,智联新能源目前已经在全国如镇江、南通、宿迁等地都布局了新能源产业园,其平台不仅拥有高端技术整合能力,还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可以帮助园内企业上市。

    本次签约合作方之一浙江氢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氢气供给端布局优势,目前已开发出甲醇甲烷撬装制氢设备,该公司认为,终端用氢成本降低依赖于多元化供体系,分布式制氢可实现储运环节成本大大降低。浙江氢谷的定位就是做创新清洁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控成建集团代表会上表明,“我们在倡导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的条件下,会将我们石墨烯包裹钛锂电池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技术稳扎、质量过硬、产业化灵活。此次与浙江氢谷新能源的合作,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步伐。”

    石墨烯新能源解决方案是中控城建拥有的已解密军工技术,石墨烯作为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热特性。他们制作的石墨烯包裹钛锂电池产品性能优越、容量大,同等体积能容量相较于传统电池可以扩大三倍以上,但体积只有传统电池三分之一,质量更是只有传统电池的四分之一。

    作为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而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石墨烯包裹钛锂电池具有明显的运用优势,它不仅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而且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

    近日苏州市发布《“苏州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相关负责人就提出“苏州制造”品牌的核心内涵就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拥有卓越智造效率、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引领行业最高标准、铸造最优品质、占据国内外广阔市场。

    技术就是制造业的生命力。中控成建公司在苏州建立石墨烯电池的生产基地,将建设出引领行业最高标准的创新品牌。

    据了解,感受到苏州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两家拥有前沿技术的外地企业都意在落户苏州,企业代表表示“苏州给出的金融政策、对高新企业的扶持政策都很有诱惑力,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居住环境都非常的优秀。我们也很期待落户苏州,为苏州制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签约,是平台创新和产业链的融合,优质企业间的自发合作互动就是苏州良好营商环境的体现,同时也将有助于推动行业高水平发展。接下来,他们还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系列广泛的深度合作布局。 作者 高学兵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