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好运达智创科技黄黄智能工厂获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赞誉

    5月9日,中国工程院丁烈云院士、谢先启院士、谢礼立院士一行在武九客专湖北公司总经理王志坚、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CEO郑翼的陪同下,观摩了位于湖北蕲春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项目。三位院士对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利用数字管理与智慧建造打造基建领域国际技术领先的智能工厂给予高度赞誉,为行业发展做示范,立标杆。

    黄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作为基建智能建造国际技术领先示范标杆项目,建设伊始就全面应用物联网、数字仿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识别等国际前沿数智化技术,实现双块式轨枕的智能化、精益化生产管理。

    好运达智创科技黄黄智能工厂获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赞誉

     

    智能建造技术,国际领先水平。黄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创新应用200余项国际国内技术专利和研究成果,基于数字仿真技术、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智能识别、精准定位等国际前沿高新技术,实现生产工序模具智能清理、全自动喷涂脱模剂、套管螺旋筋自动组装安装、混凝土精准布料、智能蒸养、裂纹智能检测等,达到双块式轨枕智能化、无人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绿色环保,降本增效等目标。

    好运达智创科技黄黄智能工厂获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赞誉

     

     

    数智化智控技术,瞄准国际前沿。黄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在数字化管理方面,采用先进的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和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升级改造,实现生产现场的集成管控,操作、运行、管理,触屏可达,一键操作;数据获取、分析、整合、云端实现;设备预测、维护,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维护,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

    好运达智创科技黄黄智能工厂获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赞誉

     

    数字仿真技术,智能产线业界新标杆。黄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引入数字仿真技术,用实时仿真来模拟生产线在虚拟环境中的生产行为,建立生产线的结构模型和量化分析模型,将数字化模型与真实的生产线相连,包括预埋套管运动仿真、桁架箍筋安装组装运动仿真、盖盖运动仿真、养护仓热流耦合仿真、振捣台震动仿真、布料机节拍的运动仿真以及模具模态分析,采集生产线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信息、产品制造过程信息,实现在虚拟的三维空间里轻松的优化生产方案,大幅度减少迭代过程中的物理样机的制造次数,从而提高智能化程度。

    工匠精神助推智能建造新发展。好运达智创科研团队秉承国际创新理念,持续攻关,在以往智能工厂成功项目基础上,生产方面引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管理方面引入数字化精益管理体系,实现产线运行更稳定、管理更加先进。目前,黄黄智能工厂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大推动了基建智能建造的发展。

    好运达智创科技黄黄智能工厂获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赞誉

     

    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赋能智能建造新生态。黄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化、无人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大大降低不良品率的同时,实现了提质增效、绿色环保等目标,有效推动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在新一代技术数字仿真、新材料、大数据技术、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加持下,为未来基建市场数智升级提供了技术示范标杆。

    在观摩中,三位院士认真观看了轨枕智能化生产线、先进的智控系统后,对黄黄智能工厂国际领先的智能建造水平给予由衷的称赞。黄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将成为行业乃至世界基建领域智能建造的标杆和引领。黄黄双块式轨枕智能工厂承担着黄黄铁路线约40万根双块式轨枕的预制任务,是对工业4.0的完美诠释,对推动我国基建行业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