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说孩子学习没动力,总是需要看着才能学,不打不骂就不努力,好像学习是家长的事情,坐在书桌前总是磨磨蹭蹭,而且高中这个年龄段心理波动又比较大,说浅了根本听不进去,说深了孩子很叛逆,可能直接撂挑子不学了,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后劲儿那么足呢?
其实没有孩子天生就不想要学好的,谁不希望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成为老师口中夸赞的优等生,成为父母和其他家长们赞赏的焦点?能进入高中的学生,毋庸置疑智商肯定都没有问题,至于学习科目上存在不同的优势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每个人的思维和潜能是不同的。既然不是智商的问题,那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低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吗?
我也曾经碰到过这样的孩子,父母无论怎么催促,他都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每日上学就是混一天是一天,但又一次爸爸提出只要他考试成绩过了本科线,就奖励他那双心仪已久的名牌球鞋,他听后欣喜若狂,于是加紧复习,短短的半个月复习,他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居然提升了50分,过了本科线20多分,这让父母大跌眼镜,原来孩子根本不是不能学好,就是不爱学习。
其实归结原因只是因为很多孩子学习中经常遭受挫败。平日晚上回家做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没有人给讲,上网又没找到答案,感觉挫败;考试的时候成绩不理想,被老师训斥,被家长责问,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感觉挫败;原本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桌,近来成绩提升很迅速,而自己怎么努力却总是原地不动,感觉挫败;写完的卷子上交给了老师,却并不知道哪道题错了,等老师批改完将卷子发下来,又忘记了当时的做题思路,感觉挫败;虽然已经很努力,家长却总认为他在玩,根本不是学习的料,感觉挫败······
各种各样的挫败感包围着学生,久而久之他就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这是人的天性,人们不会愿意在充满挫败的事情上持续的努力。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的成就感管理,一个孩子如果在刚开始演奏一种乐器的时候就经常被人们夸赞,他也能感觉到自己每多练一首曲子收获到的赞赏的目光、老师的夸赞、自己的成长,那么他会更加愿意努力练习,而不用家长们催促,那么他就会在乐器表演上收获到更多的掌声和自信,他愿意做这件事情,那是因为这件事让他有成就。
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每做错一道题就能马上听到老师的讲解,又能学会的话,他就收获了一份成就,每一次小的测验都能通过一次次小成就的积累而换来分数的提升,那就收获了一次更大的成就和自信,长此以往,学习将不再是让孩子感觉到痛苦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弃学两个月的学生会重新回到课堂认真听课的原因,就是一点马做了成就感管理。
要想让你的孩子提升学习动力,学习有后劲儿,那就从点滴做起,多鼓励、多包容、少责备,不贴标签,让他找回学习的成就吧。赢鼎教育王海涛认为一名好的老师一定要懂得如何管理好孩子的成就感,让他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这门学科。
(新媒体责编:zpl05-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