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专业团操教练赛事莱美THE ONE 2021成功举办

    2021锐步莱美教练员选拔赛(Reebok Les Mills THE ONE 2021)(以下简称THE ONE 2021)于11月27日落下帷幕,当天的总决赛除了评选出万众期待的年度冠亚季军外,还同步推出了全新的莱美教练分级评审制度。

     

    莱美中国CEO Brian Ji为THE ONE 2021冠军刘小炜颁奖

    首个团操赛事 IP,加强行业规范步伐

     

    疫情的出现让社会大众更关注自身的健康并选择在健身房进行锻炼,而明星教练被认为是健身爱好者选择线下课程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据《莱美2021年度全球健身报告》显示,28%的人将教练质量作为第一考虑因素,领先于音乐质量(24%)和课程类型(21%)。优质教练被认为是线下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提升健身动力和加强社交连接方面的强烈需求。

     

    莱美中国每年举办的“THE ONE莱美教练员选拔赛”旨在发掘培养优秀人才,教练可通过该赛事提升个人职业化能力,与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资深培训师交流,最终为健身爱好者们输出稳定、高品质的莱美体验。

     

    莱美THE ONE 2021 主办方、评委团队、特邀嘉宾与决赛选手

    “这次的经历太宝贵了,与各位前辈交流所学到的,够我很长一段时间去思考、实践、传播给更多人。在不断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积极变化。”反馈来自多次参赛的莱美教练Teddy,也代表了所有参赛教练共同的心声。

     

    THE ONE赛事赋能俱乐部培养优秀教练人才,荣获名次或在赛事中不断打磨技术的教练,会为俱乐部带来可观的出席率和保有率;同时,赛事也为俱乐部评估教练水平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标准。

     

    莱美各授权俱乐部倾力支持教练培养

    赛事的圆满成功也得益于锐步、快手、韶音耳机、氧气能量、新西兰航空、THERABODY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教练专业化 +健身大众化

     

    2020年疫情突发,莱美中国首次将赛事搬到线上举行。今年,在延续线上+线下的赛制基础上再度进行创新与优化,包括推出赛前训练营、单项目冠军评选等环节,迅速提高了教练的参与度,最终报名人次高达去年的2倍之多。

     

    THE ONE 2021总决赛现场,选手以莱美五大关键要素为基础展示教授

    因为疫情,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教练必不可缺的重要技能。为期半年的赛事中,参赛选手在快手、视频号上纷纷开设账号,通过短视频与直播的形式将莱美运动传递给更多人。特别是在复赛阶段,近百名莱美教练入驻快手,连续四周不间断免费直播莱美课程;复赛和总决赛当天的直播,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数千万健身爱好者的关注和热议。

     

    “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为教练选手提供了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被更多人看见和认识;对于用户而言,则有机会接触到专业、可信的运动知识,有助于激发大众对健身的兴趣与热情,收获健康。

     

    莱美教练分级评审制度隆重登场

     

    在THE ONE 2021总决赛的现场,莱美教练分级评审制度同时全新推出。该制度是一个全新的教练评估制度,莱美Les Mills将会在全球统一使用,旨在对教练的能力进行更好地评估,并持续改进,根据教练的优势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计划,让教练掌握更多个人技能,拓展职业生涯,最终提高课堂水准,让更多健身爱好者受益。这也在团操健身领域树立了新的行业标准。

     

    该制度预计2022年3月面向中国教练正式启动

    关于莱美 Les Mills

     

    莱美Les Mills是来自新西兰的风靡全球的著名团操健身品牌。已在全球105个国家风靡流行,与20,000多家授权俱乐部开展合作。目前引入国内的课程多达23种,涵盖的种类包含从舞蹈、瑜伽、竞技、拳击、单车到杠铃等多种类,引进莱美课程已经成为俱乐部的“标配”。每周有数百万人在140,000个莱美教练的安全带领下在授权俱乐部中科学健身。

     

    莱美所有的课程都由世界顶级教练、舞蹈设计师、运动生理学专家组成的开发小组每年花费数百万美金研究设计。从全球范围内快速上升的授权俱乐部数量即可看出,莱美健身体系运动项目无疑能为授权俱乐部带来更加体系化的团操运营模式、更忠实的健身参与者以及更高的回报率。

    (新媒体责编:zpl0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