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感知新纪元 共赴智能新时代 首届深圳传感器盛会蓄势待发

    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化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今社会。数字化的首要核心是有效信息的获取,而感知技术作为联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核心技术,成为各行业真正实现数字化,迈入智能时代的关键所在。

     

    顺应时代技术发展潮流

     

    作为智能化的起点,传感器是构建智能社会大厦的基石。中国传感器产业已超过千亿元规模,而其更重要的价值是作为杠杆支点,撬动中国智能制造和物联网产业超万亿的产值。

     

    犹记2020年,新冠疫情让耳温枪、额温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防疫武器,一时间全球缺货。而人们并不一定知道的是,导致全球缺货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这小小的一个个元器件,传感器的重要价值可见一斑。而由疫情兴起的远程非接触式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更多传感技术带到了大众面前。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元宇宙等一系列不同应用领域的推动,传感器作为智能领域基础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根据AMR预测,预计至2026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接近800亿美元。

     

    然而“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挑战重重”。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争端不确定性增加,疫情仍在延续,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这些不利因素使得传感器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面临较大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产品与应用需求精准对接,迎接万亿传感器应用市场?如何打造产业上下游高效联动生态圈?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积极为传感器与技术应用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计划于2022年5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首届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 Shenzhen)这一全球盛会,意义重大。

     

    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 Shenzhen)将于2022年5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

    实现高含金量的“合作・双赢”

     

    作为国内专业的传感器产业大型展会,Sensor Shenzhen将全面覆盖产业链各环节,服务产业需求,对接传感器企业与大湾区富有活力的创新应用市场。将吸引约300家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全产业链代表企业参展,预计专业观众达到20000人次。

     

    经历了2021年的“阵痛期”和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随着中国市场消费动力的迅猛增长,众多国内外传感器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选择与Sensor Shenzhen携手并进,逐渐发展壮大。与此同时,Sensor Shenzhen也将与众多行业同仁携手推动传感器产业多元化进程,助力提前进入更美好的春天。

     

    Sensor Shenzhen将综合当下现状,力图“走出传统低效的贸易与合作模式的困境,拓宽转型与升级的双重需求”,更专业有效地回应企业和市场的呼声。从“危”中找“机”,实现真正高含金量的“合作・双赢”。

     

    观众值得看,企业值得展

     

    Sensor Shenzhen将聚焦“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办展理念,力争国际化水平、单位面积展品价值、首发首展数量国内领先,打造成为全球传感器产业精品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让为观众值得看,企业值得展。

     

    首届Sensor Shenzhen不仅将视角聚焦传感器领域,更放眼上下游产业链,旨在呈现出别样丰富的专业层次。本届展会内容涉及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与汽车电子、智慧能源、智慧环境与水务、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物流等20余场技术研讨会。此外,Sensor Shenzhen还将结合深圳当地优势产业,举办有关机器人、无人机、AR/VR、智能家居等新技术研讨会及产品发布会。

     

    目前,距离开幕只有半年多时间,在筹备阶段,首届Sensor Shenzhen将以更大热情、更快节奏、更实举措,精益求精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展会圆满成功,让更多企业的重要机遇在Sensor Shenzhen上被呈现和聚焦。

     

    关于 SensorShenzhen

     

    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Sensor Shenzhen)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主办,联盟由工信部指导和支持,通过联合联盟成员单位以及产业协会,发挥产学研合作和整体资源优势、加快传感器、智能硬件、物联网应用等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我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标准化。

     

    在传感器产业迎来历史性的重要机遇的当下,Sensor Shenzhen将依托国内巨大市场,建设应用创新发展地、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龙头企业连接地,完善传感及智能技术产业链,推动高端创新创业资源集聚,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

    (新媒体责编:zpl0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