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AI(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航空领域也不例外。东航技术就成功在发动机孔探检测的基础上,引入AI识别技术,为发动机的“内窥镜医生”装上智慧大脑,大大提升孔探复核工作效率及准确率。
与汽车一样,飞机飞行一定小时数后,也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技术检修,而飞机发动机孔探检查就是对发动机核心部件检查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检查过程中,东航技术机务人员需要将内窥镜探头伸入发动机内部,在不拆解发动机的情况下,通过孔探设备屏幕上的图像,观测发动机内部零件、完成检查。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东航技术引入可以进行视频录制的内窥镜设备,并要求每次孔探检查都保存视频记录;至今,大量的孔探数据被保存下来。但随着近些年东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孔探工作量也随之上升,过去四年间东航技术公司年度发动机孔探检查工作量从5000余次增长到7000余次,增幅达40%以上。而孔探录像的抽查传统多为专家兼职完成,在人员总量不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迫切需要能够提升孔探复核工作效率的精准工具。
基于此,东航技术开始尝试利用在发动机孔探检查中积累的数据优势,与AI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将数据和经验转化为AI能力,识别孔探视频中的发动机损伤,有效减少传统的“人工孔探检测”可能存在的疏漏,切实保证在翼发动机运行安全。
作为又一位发动机“内窥镜医生”,目前“发动机智能辅助孔探”已运用在东航部分CFM56发动机的孔探检测中,不断帮助孔探人员快速识别发动机损伤,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智能辅助孔探”还于今年9月28日亮相珠海航展,现场关注亲身体验了“孔探”过程,在有10片真实发动机叶片的模型中,寻找细微之处的疑似损伤。
后续,东航技术还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不断助推高新技术创新、激发改革活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升机队运行品质,着力打造一支技能过硬、作风优良、敢于奉献的机务队伍,保障东航机队平稳运行。
可以说,在东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孔探检查工作量不断上升、大数据持续积累的今天,东航技术公司的“发动机智能辅助孔探”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查准确率。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助推,正持续为东航技术公司实现“世界一流”MRO企业目标提供坚实保证。
(新媒体责编:zpl05-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