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海南召开,安徽民企代表荣顺集团亮相

      新华网海南12月6日 初冬博鳌,碧海椰风,温暖如春。12月2-5日,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政府人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一场闪烁智慧的思想碰撞。本届论坛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新华网、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杂志社主办。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成为中国企业家共享共有的高端交流平台。荣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荣明作为2021年度安徽优秀民营企业代表受邀出席大会。

      #FormatImgID_1#

      在时代大局中谋划,在实践历练中超越。论坛紧紧围绕“共谋数字时代 共赢绿色发展”主题,就不同角度对议题进行思想交锋,洞悉时代之变,探寻制胜之道。

      疫情之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数字经济崛起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波涛汹涌。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只有将数字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落脚到细分行业的跨界融合上,嵌入到实体经济的链条中,才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汇聚源源不断的内生力量。

      对企业来说,通过投资实现产业振兴也可以让企业自身得到发展——财富得到尊重,同时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共同富裕’是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亦是我们民营企业家存在的核心价值。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民营企业家义不容辞,要先富带动后富,为我们国家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而作出自己的贡献。”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说。

      “质量关乎两个‘生命’,一个是企业的生命,一个是消费者的生命。”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认为,已经有很多企业兴衰和社会案例印证了这句话。唯有以优质产品为消费者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与信赖。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好的产品质量,是一块金字招牌,可以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共’文化,首先是共识,与合伙人形成共识,然后是共同创造,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价值。在‘四共’文化下约有500个新型合伙制企业加入。这种文化对新型创业企业更有价值。”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说,在新的格局下,我们共同推动产业平台的孵化,瞄准大市场、大消费品,把握国家政策红利,为创新创业企业家们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十四五”是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机遇期,蕴藏巨大发展空间。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莺子在致辞中表示,顺应数字和绿色发展的背景,海南加快建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正深刻影响我国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代总经理李静仁表示,数字赋能与守牢生态底线是茅台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茅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今天的茅台,全力坚持传统工艺与运用科技力量总结规律、增强动能,是企业发展的‘一体两面’。”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也散发出越来越大的魅力,更成为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关注的焦点。

      “数字化为劳动力市场带来新变化。”荣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荣明认为,目前在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同时,向社会释放的是数字技能的新需求,数字时代用户需求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这就要求企业提供多元化场景、个性化定制和终身迭代的新体验,“为此,荣顺集团旗下宁国御公馆住宅小区项目将重新定位改造,升级高端智慧居所,互联智能家居将广泛运用小区的业主生活。”

      以信念坚守初心,以情怀植根城市,以品质感恩业主,是荣顺赢得市场尊重最主要的原因。如今,荣顺集团已经融入了宁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脉络中,带给城市的不仅是品牌的理念,更革新了人居的标准,还因此改变了百姓的生活方式。

      荣顺成长于时代、受惠于时代,更希望贡献于这个时代。2021年是荣顺集团二十周年,这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的纪念,更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在“十四五”期间,荣顺集团在中国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升级中汲取养分,也将长期为推动经济发展、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

    (新媒体责编:zpl05-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