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历史时针指向2022,新年曙光照耀神州大地。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宜挥手作别,也宜回首展望。2021年,黄骅港在渤海之滨铺展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港口新画卷,谱写了“能源供应压舱石 能源革命排头兵 ”新篇章,开启了“奋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这一年,在公司新一届党委班子的坚强领导下,黄骅港人勠力同心攻坚克难,面对疫情交织、市场波动、资源调入不足等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因素,矢志不渝奋力完成2亿吨年度生产重任,再次唱响中国煤炭下水第一港的英雄赞歌,奏响了能源保供央企担当的壮美旋律。2021年,黄骅港人在激流勇进中定格凯歌以行的时代步伐,在沧海横流中记录奋斗者拼搏身影,每一处难忘的风景,都值得细细品味、用心珍藏。
2021年,黄骅港生产经营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成绩突出的靓丽答卷。公司年度累计完成卸车21578万吨,同比增长4.5%;完成装船21495万吨,同比增长5.5%,年度卸车、装船量均创历史新高!非煤业务量节节攀升,成绩喜人,累计完成非煤业务量854.4万吨,超年计划104.4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13.9%,逐步开辟大物流时代新纪元。
2021年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67亿元,同比增加0.84亿元,增幅4.04%,刷新各类装、卸生产纪录23次,卸车效率同比提升1.8%,煤炭下水量连续3年蝉联我国港口首位,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2项核心指标再次领跑全国主要港口。事实证明,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黄骅港“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得准、迈得稳,迈出了新气象、迈出了新成效……
锚定目标,千方百计创收创效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这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作为能源运输央企,黄骅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力以赴做强煤炭装卸主业的同时,积极做大非煤物流产业,开辟新市场,开发新客户,不断探寻新的利润增长极,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今年以来,我们把扩大市场作为物流公司的核心工作,积极主动拓展腹地多方客户,通过数据实时共享、线上对接、视频直连等多种方式最大化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扎实推进“量价互保”机制,在稳定固有货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客户,承揽新业务,开辟上海港、烟台港两条新航线,引入石油钢管多个新货类,开发德安跃公司、大陆桥公司等多家客户,新客户增量达到了83.3%,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有率。”物流分公司党委书记赵红如是说。
在拓展外部市场的同时,物流分公司在内部管理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为打通油品业务发展堵点,提升现场作业安全性,联合管道、库区公司建立一体化运营模式,在安全管理、生产调度、装备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实行系统一体化管理,不断优化液化码头作业工艺及流程,将原油船舶作业计划展望期延长至7天。积极推动原油船舶“三船滚动”计划,实现“港口-泵站-库区”信息共享,原油船舶无缝对接,作业效率、作业量均有明显提升。2021年,累计刷新月度吞吐量纪录、单日作业效率、单班作业效率、单船作业效率、单油种作业效率等11次,稳步提升油品业务核心竞争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2.73%,实现利润总额3698.76万元,同比增长30.8%,真正实现增产增收。
“开源”更要“节流”。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压舱水、煤污水、雨水等低价值水源回用再创新高,累计处置回用397.5万方,直接节省用水成本近2000万元,粉尘处理车间煤饼作业量25596吨,同比增长65%,为公司创收约500万元,同时为集团减少等量货损。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一份份亮眼的生产经营成绩单,一项项飘红的生产经营数据,一个个不断超越的生产作业记录,这些都是黄骅港全体干部职工夙兴夜寐、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干出来、拼出来的,浸透着黄骅港人企业管理的艰辛与汗水,彰显了黄骅港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企业改革精神。
精细管理,做优做实生产保障
2021年黄骅港已投产运营20个年头,面对设备老化,提能创效几乎已达到瓶颈期,加之巨大的环保压力,每一项经营指标的提升,都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艰辛努力。公司党委书记李洪军指出,要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好精细化管理的“先手棋”,才能打好生产经营的“主动仗”!
“今年,公司财务管理以提升信息化水平应用为重点,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管控能力,开发建设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统建新ERP系统与财务管控平台实现高度集成,完成了全生命周期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了固定资产业务线上审批、业财集成、业财联动及运用,二维码在线清查盘点。同时,资金系统功能的整体上线运行,达到资金业务的线上单据传递和提报审批,资金支付实现了银企直联,资金集中归集率达95%以上,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安全度,为公司生产保障提供坚强的财务后盾。”项目负责人吴亚红介绍到。
作为生产运输企业,设备是保障有序生产的关键,全力做好设备的管、用、养、修,同样是精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面临生产任务重、设备维修改造项目多和安全环保要求高等多方因素。公司根据设备生命体征线理论,做到“应修尽修”,在生产任务相对不饱满的月份,及时协调年度大型设备维修项目实施工作,提前向集团总调度室申请,合理调整车流、车型、煤种等进港结构,并与铁路、销售等兄弟单位紧密配合,努力提高车-场-船系统匹配度,最大限度减少维修施工对生产的影响,基本实现了生产与维修两不误,未曾出现因设备维修导致大面积重车积压或场存量骤增的局面,提前14天完成年度119项计划维修,维修兑现率100%。
“尤其是四季度能源保供以来,我们更是采取强化问题报告制度、扩展垛位堆存能力、建立协同联络机制、发挥区域协同优势、深化压舱水督排机制、加强口岸单位协调、推进业务单位联动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使港口装卸生产能力发挥再上新台阶,有效达到了‘疏港降库’能源保供目的,并提前15天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生产指挥中心综合科科长孙国立说道。
与此同时,智慧运输、交通强国、生态环境治理、5G+北斗全覆盖、安全体系建设、生产协同管控、全方位后勤服务等一系列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应用更为公司的生产经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建领航,凝心聚力深度融合
2021年,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有效保障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公司党委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有力落实集团党组“六个开新局”工作部署,创新实施“1234”党的建设提质增效工程,为公司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把舵领航。
从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七一讲话、榆林讲话精神,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黄骅港落地生根,公司在党的建设提质增效的步伐不断延伸;从推进国企三年改革行动计划,到世界一流示范港口建设方案稳步实施,公司向纵深推进企业改革的步履从未停歇;从党史竞赛、微电影发布会、红歌比赛、书画摄影展到“当矿工、跟天窗”对标交流、深入部署企业文化推进等工作,公司党建引领的道路越走越实,越走越宽广,厚重的“党建红”彰显着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底色。
公司10个基层单位获集团“奋进十四五”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命名挂牌,鼓起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实干担当、开拓创新的昂扬精气神;160名党员代表深入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红色讲堂,用鲜活历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围绕一流企业建设、投产20周年成就、我为群众办实事、能源保供等主题,深入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形成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高品质宣传,引起广大职工强烈共鸣;“青春建功‘十四五’行动”,青年职工迎难而上,全力保供,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强港有我的铮铮誓言得到生动诠释。
一年来,公司党委坚持一流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党委班子的领导力进一步提升,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一份温暖的红色答卷,书写在创建绿色、智慧、高效、平安世界一流示范港口的伟大征程上,时代的步伐从历史迈向未来,黄骅港前途远大、光明在前,每一位黄骅港人更要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22年,让我们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勇立浪头、奋勇搏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供稿:黄骅港务 陈永航)
(新媒体责编:pl09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