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1月20日,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技术成果发布会暨2021年度总结大会在大连高新区隆重举行,联盟55家成员单位济济一堂,全面总结2021年度联盟工作成效和经验,表彰突出贡献,部署2022年主要工作计划。3家联盟内企业及高校携多项车联网前沿技术集中亮相,以硬核创新成果开启新年新征程。

      本次活动由大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大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大连高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大连市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承办,大连创业工坊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大连高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联合执行。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大连高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董莉出席并为大会作开幕致辞。大连市工信局软件和信息服务处高建光,大连高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毛德才,大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雷,东软集团研究院院长马君,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研究院院长李春林等领导出席大会。

      复盘迎新,重整行装接力出发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2021年,联盟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国内外行业交流、产业发展调研分析等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和突破。会上,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李春林盘点了2021年联盟工作总结,发布了2022年联盟5个方向、12个任务的工作计划,并为大连民族大学、大连艾福亿维、阿尔卑斯系统集成、大连新致软件、杭州汉德、苏州金睿澳科等新加入联盟的12家成员单位颁发了会员证书。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 会员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已有64家成员单位,其中车联网相关企业46家,其余涵盖产业服务平台、电信运营商、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以及传媒和认证机构等六大类;除大连本土企业外,也吸引了外地优质企业和国际企业的不断加入,影响力正在持续提升,区域引领和带动作用显著。

      ▶ 产业调研分析

      作为调研工作的基底,联盟全年累计走访车联网企业12家,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和规划等情况,为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摸清家底”,为联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撑;通过组建3位高校教授、4位政府专家、9位企业专家共同构成的编写专家组,联盟历时半年完成了《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编写工作,并在2021年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上正式公开发布。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2021年10月21日,东软汽车电子开放实验室为华录智达提供测试服务

      ▶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联盟整合会员资源,遴选了4家具备硬件基础和应用水平的实验室,搭建产业共享技术平台,面向整个行业提供开放服务。目前来自东软集团、华畅科技、亿达信息以及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4所实验室服务平台已正式开放启用。

      李春林理事长表示,今后开放实验室还将进行扩建扩容,增加服务福利,并号召广大企业充分利用联盟资源,积极参与使用。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2021年6月21日,高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牵头,“大连理工大学-东软集团实习实践基地”成立

      ▶ 专业人才招募培养

      面对车联网产业人才紧缺现状,联盟积极推动会员企业间开展校企对接,带领联盟企业开展跨地招聘活动。华为、东软等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成立实习实践基地等“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多所省内重点院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此外,联盟还力邀业界资深专家和教授开办高端人才研修班,48家企业的50余位中高层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课程培训。

      ▶ 国内外行业交流

      2021年,联盟联合七贤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成员企业前往深圳、上海等地参加行业展会、学习先进经验、进行“破圈”对接、开展战略合作、推介产品技术、举办高端论坛,并与沈阳、上海、日本等相关单位和机构形成了友好合作关系,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实现了业务对接。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 两大联盟通力合作

      大连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秦健在会上宣布了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友好合作单位——大连市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负责人换届安排,期待两大联盟今后能够通力合作,共生共赢。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汽车电子研究院院长李春林、亿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PES事业部副总经理王连生将接任联盟的理事长和秘书长职务,统筹两大联盟的组织管理工作。

      表彰贡献,创新成果精彩纷呈

      到会领导为2021年度突出贡献单位及个人颁奖。联盟感恩在一年工作开展过程中,理事会成员以及专家和企业家们为协助联盟组织各项会议及活动、维护联盟共同利益的团结和奉献精神。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一年来积极帮助联盟对接内外部专家资源,在行业交流活动中多次分享科研成果;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利用自身平台帮助联盟争取资源和支持,组织联盟成员参加各地行业展会和活动,并且主动为联盟提供资金支持;大连创业工坊负责联盟品牌建设及宣传工作,长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联盟提供鼎力支持。三家单位荣获“2021年度联盟突出贡献单位奖”。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联盟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专家郭烈积极参与联盟筹备工作,与联盟秘书处共同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并作为主编组织编写了《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联盟理事会成员、大连现代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架构师梅云飞积极参加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为联盟发展献言献策,在《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担任核心编写专家;联盟秘书处秘书曹磊从联盟筹备期开始,积极开展和推动秘书处工作,负责联盟会议、品牌活动、联盟日常运营。三位荣获联盟“2021年度联盟突出贡献个人奖”。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赵剑作为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积极投入联盟各项工作,为联盟的发展不遗余力,2021年多次作为演讲专家出席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示了联盟的技术实力和专家风采,为联盟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做出突出贡献,荣获“2021年度联盟优秀特聘专家奖”。

      停牛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大连艾福亿维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3家联盟成员单位在会上发布的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前沿技术在现场大放异彩,释放出联盟创新能力的强劲信号。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路演项目1:

      Ø 智慧停车

      路演嘉宾:停牛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毅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路演项目2:

      Ø 某德国豪华品牌汽车48V轻混发动机耐久性测试

      路演嘉宾:大连艾福亿维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鹏程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路演项目3:

      Ø 车载传感器创新设计与融合感知技术

      Ø 智能车辆类脑决策技术

      Ø 新能源车先进控制器技术

      路演嘉宾: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刘蓬勃

    强兵列阵,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勇担产业发展“动力源”

    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 李春林

      车联网产业方兴未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蓄势待发,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大连市雄厚的软件研发实力,优质的人才资源,链条式的产业格局,是支撑自身车联网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强大动力和优势。李春林理事长在会上表示,今后将紧紧围绕“开放、聚焦、创新、生态”的发展使命,持续打造联盟成为团结、务实、高效、活跃和“有温度”的产业组织,成为连接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桥梁,引领和带动大连市车联网产业的协同发展。

      作为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秘书处,一年以来,七贤荟见证了联盟从筹建、诞生到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全力支持联盟各项工作的推进,成为了联盟同心同向的合作伙伴。在宣传方面,七贤荟贤言荟语早报开辟专栏对联盟企业进行专题报道推介,通过官网、公众号、头条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精准化数据推送手段,积极助力联盟向外宣传发声,吸引了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大连电视台、大连日报等本地权威媒体,以及百度、腾讯、网易等主流媒体平台的广泛关注和多维度、立体式传播,助力联盟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2年,七贤荟将继续协助和陪伴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创新联盟的工作开展,通过紧密追随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集群优势,进一步拓宽联盟与国内外行业间的互惠合作,发力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以新面貌和新作为,勇担大连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强兵阵”。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