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在HSMART+技术品牌战略的指导下,北京现代品牌重塑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接下来的2022年,北京现代将迎来品牌成立的20周年,品牌也将继续依托于20年的技术实力积淀,强化品牌竞争优势,为北京现代“技术现代”形象持续赋能。
刘先生2003年购买的第一辆车就是北京现代伊兰特,这辆伊兰特19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毛病,品质可靠得让人感动,没接触过韩系车的人没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2022年是北京现代成立的第20年,像刘先生那样的北京现代产品已经超过了1100万辆。北京现代过硬的产品品质,背后的支撑是品牌厚实的技术家底。
2021年实力背书刷新品牌认知
2021年北京现代继续以HSMART+技术品牌战略为核心,围绕产品布局、技术应用、营销创新、服务升级等多维度,推动企业转型和品牌升级。经过对技术品牌塑造的持续努力,品牌智能化、高科技的技术形象得到初步建立,刷新了外界对北京现代的认知,技术现代的品牌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
如何把生涩的技术传递给消费者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对于有大把技术的北京现代来说可谓幸福的烦恼。北京现代的当家技术当属i-GMP模块化平台,该平台具有碰撞更安全、能效更卓越、操控更运动、空间更舒适、设计更友善的特性。第十代索纳塔、第七代伊兰特和第五代途胜L等核心车型均出自该平台。
在i-GMP平台的基础上,各大核心车型同步搭载了全新一代Smartstream动力总成,其中独家首创的CVVD是其独门利器。CVVD全称是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期技术,它可以根据汽车的定速行驶、加速行驶等条件,合理地控制气门开启持续时间,从而让发动机在阿特金森循环、米勒循环和奥托循环之间自由切换,实现可变压缩比,提升燃油效率。北京现代的第五代途胜L、全新一代名图、库斯途等车型上均搭载了CVVD技术。
新能源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现代去年年底推出的途胜L混动,其搭载的“行业内最高效混动系统之一”的TMED混合动力系统,使其拥有了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更长的综合续航里程、更高的纯电动行车时速、以及更低的能耗,在动力输出、驾驶操控及油耗表现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非常优秀。
2021年是北京现代产品大年,上市和换代新车达到6款之多,平均两个月就有一款新车。上市了新品类的车型、重点车型实现了全面焕新、新能源产品也越来越丰富,车型布局更加合理,北京现代正在成为最懂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研究院”。
一季度全新一代名图和名图纯电双响炮同步上市,刷新轿车阵营,夯实电动车布局;4月份,SUV家族核心车型第五代途胜L完成换代;9月底,北京现代首款MPV产品库斯途上市,全面完善了产品矩阵阵营;11月广州车展推出途胜L混动、途胜L N Line,分别聚焦新能源市场和年轻运动化市场,丰富了途胜的产品序列,全面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除此之外,有鲜明年轻化和智能化基因的爆款车型第七代伊兰特,销量保持月均过万,全年超13万辆;库斯途凭借精准的家用MPV定位以及合理定价,上市即成爆款,终端一车难求,带动北京现代展现出全面稳健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SUV家族中,全新ix35销量稳健全年超过8万辆,第五代途胜L四季度销量跃升,月均增幅达到114%。各大新款爆款车型,成为北京现代2021年向上发展的助推器。
产品和技术的赋能、蓄力,在富有挑战性的2021年,助力北京现代稳住阵脚,蓄势待发。
2022年持续发力打品牌飞跃战
作为中国加入WTO后首个获批的合资车企,北京现代将在2022年迎来20周年。在20周年的节点上,北京现代将继续发力稳固明星车型销量、深化品牌向上、强化品牌可信赖形象。
在产品层面,在连续两年密集推出新品、完成全部主销车型换代基础上,2022年将进入产品精耕细作阶段,针对年轻化、运动化、大家庭等个性化需求,继续完善细分市场布局,推出更适合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其中燃油车,全新ix35、第四代胜达等车型将进行更新,保持产品持续焕新;新能源方面,菲斯塔EV将进行改款,进一步强化新能源车型竞争力;还会推出菲斯塔N Line,逐步形成N Line产品系列,通过更加细分的产品线,充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在品牌层面,北京现代还将持续进行事件营销、体育营销,深化品牌向上;继续深化体验式营销,强化消费者互动,重建消费者信赖,以推动品牌再飞跃。2022年品牌将继续升级服务、优化渠道、提升客户价值,让北京现代成为消费者更值得信赖的伙伴。
在国内市场热门的纯电动车和混动车之外,北京现代展台还带来了氢燃料电池车NEXO。未来在国内氢能源基础设施完善之后,NEXO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为北京现代在新能源赛道增添更多胜算。
(新媒体责编:pl09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