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点亮星空,走出孤独——世界孤独症日大型公益融媒体直播关爱活动

    2022 年 4 月 2 日,世界第 15 个世界孤独症日期间,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少儿频道联合天津市卫健委、天津市妇联、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及天津市思腾儿童孤独症康复中心共同主办“点亮星空,走出孤独”大型融媒体直播关爱行动,并为孤独症儿童及家长赠送了精美的礼品,希望用爱点亮孤独症儿童内心的世界。所有孤独症儿童都应该被温柔以待,感受世界的温度。

    活动由津云客户端、小程序和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等网络媒体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十万余次,直播互动积极活跃,充分展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与关爱,彰显了社会的温度。

    大爱无疆,是因有你

    2022年4 月 2 日,天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齐聚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演播厅,手持彰显爱心的小星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孤独症儿童点亮夜空,让每一名孤独症儿童像星星一样绽放自己独特的光芒。

    天津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邵晓君处长、天津市妇联家庭儿童部部长崔英女士、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众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君先生、天津市儿童医院心理诊疗中心主任石萍女士、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发育行为门诊主任梁颖女士、天津市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孙凌女士、思腾儿童孤独症康复中心校长、创始人姜红女士和多位社会爱心人士、公益大使出席了本次活动。

    高度呼吁各界关注和关爱孤独症群体

    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 3》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00 万的孤独症儿童,全世界每 100 名儿童就有一名孤独症患者。根据我国人口出生率,保守估计,按 1%来算,孤独症儿童的数量每年以接近 20 万的数字递增,现在中国的正常儿童与孤独症儿童比例也达到了100:1。

    今年世界孤独症日的主题是“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以提高人们对孤独症患者的关注。”,提出要让特殊群体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包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机会,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如今,中国社会中已涌现出许多孤独症群体关爱中心、康复机构,不仅能帮助未成年孤独症群体一定程度恢复健康,也能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入园入学的保障性、庇护性措施。

    要持续和高度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康复

    天津市思腾孤独症康复中心校长姜红女士表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是有窗口期的,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就是越早干预效果会越好,它是个跟时间赛跑的过程,所以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上,思腾一直坚持两条,一个是个性化,第二个是用综合的方法,只要对孩子康复有利的,尽量全用上。所以我们提出了三全康复体系这么一个主张:

    第一个是全检测,除了让孩子到医院做行为检测,我们还加入了营养检测,了解孩子的营养状况,各种症状与营养不平衡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们还会在孩子开始行为干预的第一个月,进行为期30天的详细评判,再确定对孩子康复的个性化方案。

    第二个是全流程,国际上公认的行为干预,分为个训、集训、融合三个阶段,其中融合因为操作起来很复杂甚至要亏钱,所以很多机构不愿意去做,但融合恰恰是对孩子康复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思腾一直把融合作为行为干预的必要手段,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人力去落地执行。

    第三个是全干预,除了行为干预,我们还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营养干预,目前医学上对孤独症的病因虽然没有定论,但基本上认同脑肠轴这么一个大致的方向,所以我们也会积极引入一些国际上包括中医里面好的有用的方法和手段,比如说孤独症专用的益生元,萝卜硫素啊,微高压氧啊这样一些方法,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康复。

    还有一个就是除了孩子的干预,思腾还特别关注孤独症的家长,孤独症家长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心态很容易扭曲,但是,很多时候如果家长的心态崩了,孩子的康复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做家长的心理重建和疏导,并且营造抱团取暖的氛围,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走出困境。

    孤独症孩子其实不是不想跟人接触,他是不敢不知道怎么跟人跟社会去接触,那么现在的大环境,对他们来说,还是很边缘化,很封闭的,我们也希望国家和社会都来关心关爱这个群体,这样会极大的加快他们融入社会的进度,促进孤独症孩子的康复。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仅是让大众了解孤独症,更重要的希望大众可以接纳和理解孤独症孩子以及家庭,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爱心公益人士加入我们,一起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努力,共同打造一颗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星球’,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事业!

    (新媒体责编:pl09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