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张志勃
娄林峰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具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
坚守,是一种工作态度;坚守,是一种职业精神;坚守,是一种向上的力量。90后张志勋在岗位上坚守了6年,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快速成长为项目班子成员之一。获得了中冶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
济宁跨线桥工程是中国二十二冶路桥公司乃至集团公司的首座跨铁路桥,刚工作3年的他便被派去该项目担任技术负责人,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工程开工后,他立即牵头成立技术保障组,开启济宁跨线桥项目的技术攻坚与技术指导工作。
王母阁路跨线桥是济宁跨线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济宁市重点民生工程。王母阁路跨线桥工程的重难点在“双转体”上,其上跨为新兖铁路,并受既有综合管廊影响,分为左右两幅,故设计两幅涉铁转体梁,单幅转体重量为6338吨,转体长度130米,共计2跨,每跨65米。为确保顺利合龙,他和项目全体员工一起展开技术攻关,制定详细转体施工方案,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密测控每一道施工环节。经过现场技术、作业、测量人员有序联动,有效解决了转体前的各项难题。同时,他通过反复演示转体动态路径,控制起始转体角度差,避免“合不上”“转过头”问题。王母阁路跨线桥成功“双转体”,创造了山东省境内最长市政工程“双转体”、新兖铁路首次实施两幅转体梁“双转体”、山东省铁路方面最大曲线梁转体的“三个之最”,这也成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向外界展示综合实力的又一窗口。
在还没来得及享受济宁跨线桥全面通车的喜悦之时,张志勃便又被派到涿州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经理部担任工程经理。此项工程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城区,是推进涿州市城市建设、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功能、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但是由于工期紧、作业面交错复杂、点多面广等实际情况,项目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情况。
张志勃一到岗,便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分布在涿州市各处的施工点走了一遍,摸排出限制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回到项目部,他马上组织项目部技术团队召开技术会,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最终确定了新一轮施工方案,为最大程度减轻对群众出行的影响,采取分段施工分段验收,完成一段,及时回填,及时恢复路面。这一创新做法,不仅把延误的工期赶了回来,还在确保施工工作优质高效进行的前提下,大大压缩了工期,得到了涿州市政府以及涿州市人民的一致好评。
他勇于推陈出新,建立了每天两次的技术碰头会制度。在碰头会上,大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亦或是在施工中的简便施工方法,互通有无。一方面不断学习新知识,优化施工方案,一方面深入分析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和工艺,总结、分析优缺点,不断改进,为工程提供最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技术团队一起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累计完成五小成果3项,申报发明专利3项,完成QC成果2项,编制企业标准2篇,确定研发课题3项,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其中《减少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制作钢筋间距误差率》获得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III类成果奖。《提升钢箱梁现场安装焊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获得河北省QC二类成果。
从项目策划到技术方案,从施工组织设计到施工工艺实施,从五小发明到新技术的应用再到重大课题研究,他的身影无处不在。
中国二十二冶团委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拓宽青年成长成才渠道,激发广大青年职工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引领广大青年职工在岗位实践当中创新创效,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新媒体责编:w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