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让青春在生产一线熠熠生辉

    王宁

    他扎根生产一线,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工作作风,从一名普通的钳工成长为钳工班班长,凭着爱岗敬业的精神,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奉献之歌。

    2007年,王凌云入职金结公司曹妃甸装备制造公司从事钳工工作。第一次走进车间时,他就感到有点茫然,现场的各种类型的设备让他目不暇接、无从下手。看着这些陌生的设备,从不服输的王凌云决定从学徒干起,每天最早到车间,下班最后一个走,学工艺、画图纸、修设备。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并把所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请教师傅,逐个问题解决。无论工作多忙,王凌云都要挤出时间主动学习钳工知识、工艺,熟记各种设备的性能。为了保证生产,他每天早来晚走,毫无怨言地在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充当先锋。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初出茅庐的学徒到现在的技术骨干、钳工班长,最美设备维修工,这个美称,他自然名副其实。

    “作为一名钳工,设备维修工作不仅是修复设备,还需要改良、改善、保养设备,更需要创新。”王凌云说。这句话虽朴实无华,却是王凌云工作15年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钳工看起来简单、轻松,但要真正干好并不容易,不仅要干活心细、能吃苦、有耐力,更重要的是责任心要强。

    生产车间的卷板机需要检修,像这种脏活、累活,王凌云每次都是主动请缨。在车间设备大修时,王凌云经常连轴转,加班到深夜,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查找问题根源,制定修理方案。他经常钻进满是油污的设备里检查机械故障,这样的工作每天都有,维修、保养、安装设备,每天和同事爬上爬下检修设备多少次,他自己已经记不清了。王凌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生产线上的一个电话就是命令,就要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不仅在检修工作任劳任怨,王凌云还是技术高手,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技术难题,他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好。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王凌云下班到家,刚端起饭碗吃晚饭,又接到了车间的电话,天车出现故障,需要马上抢修,他二话不说,迅速开车返回公司,来到现场,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通过10多分钟的 “望、闻、问、切”后,王凌云胸有成竹地说:是桥式起重机的电机出了问题,需要马上更换电机。当他们安装完电机时,已经是半夜12点多了。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王凌云扎根生产一线,秉承“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从未停下技术钻研和传承,始终如一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青春在生产一线熠熠生辉。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