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全面整合农村产业发展资源,深度回应群众美好生活期待,推进多主体协同联动、多业态融合培育、多方位民生保障、多维度一体发力,率先蹚开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古城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已规范建设重点项目30个,初步培育形成了以蛋鸡养殖、服装加工、智慧农业等为主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辐射带动1000余群众就近就业,年带动农民增收达4200余万元。
坚持多业态融合,循环发展高效种养。依托爱佳蛋鸡养殖基地,积极拓展产业发展前后链条,深度连接蔬菜种植与有机肥生产,打造“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爱佳蛋鸡养殖基地+有机肥(饲料)生产基地”的现代种养循环产业模式。科技支撑增效益。借助省派第一书记派出单位济南大学的技术优势,成功引入有机农业生产技术,集中回收利用鸡粪、菜秧、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规模化生产高品质有机肥(饲料),高效反哺种植业(养殖业),立体打造了集蔬菜种植、蛋鸡养殖以及饲料生产、有机肥(饲料)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农业产业园,实现了“以地定种、以种促养、种养循环”有机综合体效益的“三提升”。节约种植成本280万,养殖成本350万,提高种植收入160万,提高养殖收入200万。多方共赢促增收。目前,古城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占地1500亩。其中,蔬菜种植基地建有钢架式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大拱棚304座,年可实现蔬菜总产值6000万元;爱佳蛋鸡养殖基地存栏蛋鸡120万只,年产富硒鸡蛋3.6亿枚,年产值2.4亿元,扶贫收益80万元。产业园全年可处理农业废弃物6万余吨,可解决120多人就近就业,覆盖脱贫户近20户、30余人。
坚持多方位保障,夯实底线筑牢底板。突出业有所就、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积极整合学校、养老中心、服装厂等资源优势,全方位回应群众美好期待,全周期补齐民生保障服务短板。抱团发展稳就业。针对镇域26家服装加工点规模小、利润薄、带动弱等发展堵点,整合成立莘县鸿鹏服饰有限公司,投资3391万元建设服装产业园,辐射带动1100余名群众就近择业,人均岗位工资性年收益达到3万元。就近上学有保障。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基础设施改造,计划扩建2100㎡教学楼一栋,新增学位约500个,积极推动学生应学尽学、就近就读。医养共建暖民心。大力引入社会资本,配套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投资2840万扩建元亨颐养中心二期,高标准建设医养综合楼、住院部、康复中心等,有效填补老年疗养和医疗等空白,同时解决就近就业150余人,辐射脱贫群众20多人。聚焦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深入推广邻里互助服务,在徐楼村设立邻里互助服务点,借助养老中心、幸福院医疗卫生设备,为周边11个村庄460多名残疾人及鳏寡孤独老人,提供康复医疗、居家照料、心理辅导等养老服务。通过全周期民生保障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留守群众就业难、老年疗养空白、重点人群照料等问题,实现了就业增收、照顾家庭、赡养老人“三不误”,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多维度发力,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智慧管理+高产示范”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力保障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实施大田托管增产模式。坚持政府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企业承办、农民分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全过程大田托管。古城镇先后与莘州种业、金丰公社合作,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完成土地托管1.2万亩。托管土地实行订单收购、集约种植、专业指导,每亩土地实现“3个200”目标,即收入增加200元、成本节省200元、亩均增加产量200斤。实施智慧农业管理模式。坚持科技强农、数字兴农,主动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种植生产方式,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自动监测、预警及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等先进技术,实时在线监测温室土壤、小气候、水肥等环境数据,农业生产实现标准化种植、智慧化管理。实施高产示范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省级衔接资金1426万元,实施1700亩大田智慧高产示范项目,新建改建道路、沟渠、管网、涵桥、机井、仓库等配套设施,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