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创新组织及支撑保障 建立相关制度机制

    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体系的协同创新、发展,打造企业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并存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并不断优化提升技术体系,形成设计、制造、装配和一体化的技术标准,通过EPC模式发挥技术体系优势。

    创新组织及支撑保障。组织措施方面设置完备的组织机构,成立装配式建筑发展领导小组,为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提供资支撑。成立装配式建筑专家委会,由集团各分子公司总建筑师、结术师和行业知名专家共同组成,指导编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产品系统术研发方向和计划,产品体系实施全程管理方案,落实研发成果的项目示和行业宣传。

    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机制,为集团新型装配式业务模式转型提供配套的技术、资金、人才支撑,并积极进行业务模式管理创新的宣传推广工作,助力行业科技不断进步。

    制度支撑方面,企业装配式建筑管理创新发展近期、中远期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管理千部,集团总裁担任第一负责人,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公司企业运行考核指标体系,以及各级管理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制定装配式建筑生产及施工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建立产业基地长效发展管理制度体系,从产品研发、运行管理、人才培养、资金管理、成果转化、市场拓展、考核机制等角度制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

    资金支撑方面,企业每年为装配式建筑产品研发及项目管理实践预留充市的资金预算,确保创新所需的场所、硬件、软件、研发和实践投入,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鼓励在科技创新研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员工和外部单位。通过示范项目形成标准管理体系及技术体系。

    技术支撑方面,拓展现有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建筑标准院等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提高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能力,同时与装配式部品部件厂加强合作交流,集成更多产品及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打通企业设计、深化、生产、施工各板块,形成装配式联合体,形成计划先行、强化多维管理模式,管理前置等施工全过程管理创新模式。每年举行两次以上的装配式技术及项目应用案例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探讨交流,推动装配式技术及管理的不断迭代更新。人才支撑方面,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中重点确保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装配式施工项目的人才需求,抽调各业务板块的精兵强将进入产业基地,每年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由产业基地优先选材,与应用型院校合作,探讨装配式建筑定向培养模式,出台配套的人才引进激励办法,招纳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优秀研究人才。做好产业基地的培训场所和设施,每季度开展一次针对企业各个施工、生产板块工人的技能轮训,并积极参加行业组织的技能大赛,了解学习行业先进技术。绩效激励支撑方面,为最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制定相应的绩效激励制度。在科技研发、市场拓展、项目管理等方面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团队、个人给予相应奖励。(杨延波)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