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80后,但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浮躁虚夸,是脚踏实地,看到的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甘于奉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们对80后的误解,他就是荣获集团公司2014年度劳模之一,二十二冶设计院建筑科科长刘冲。
2009年7月,刘冲从长春工程学院毕业后,经过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选拔分配到设计院建筑科,成为一名从事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由于本身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为了弥补“跨专业”工作所带来的知识上的差距,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建筑专业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3年他通过了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同年考取了河北联合大学工程硕士学历,在很短的几年中,他对于建筑专业规范已经是驾轻就熟,对于同事们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能快速的找出规范里所规定的相关标准,业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曾连续三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在工作中这位年轻的80后是这样的:
倾心建筑,精益求精
在建筑设计中成就自己的未来,这是刘冲的理想,他已经把自己的理想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融合在一起。从事设计工作以来,他始终把“精益求精”作为自己的设计理念,不管工作困难有多大,只要是他接手的项目必定亲力亲为,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干好,每个项目从现场勘察到方案确定再到设计出图,各个环节他都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他深知,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对设计质量造成影响。在审图时对于一些细小问题,尽管在建筑专业要求上不存在太大影响,他仍然会尽善尽美。有的设计人员不解,觉得麻烦想敷衍过去,他言辞诚恳的说 :“一定要站在住户的角度考虑设计,我们受累是一时,而住户享受的是一辈子。”正是他这种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使得他总是能圆满的完成院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成为了设计院的技术骨干,成为了设计院青年技术人员的榜样。
针对我们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刘冲潜心研究绿色建筑,并在国家级刊物《建筑知识》中发表了《绿色建筑中环保节能设计探讨》,在设计院开展节能设计的专题研讨会,推广节能设计技术,拓展设计领域。
真抓实干,业绩显著
建筑科作为设计院的龙头科室,年轻人多,经验不足,面对业务发展缓慢,没有传统设计资源的现状,刘冲成立了几个设计小组,让老同志“传帮带”新来的同志,每隔一个月开一次设计工作漫谈会,把这一个月内科里出现的设计问题,疑点难点进行总结讨论,把好的图示内容总结成图库,形成科室文件,逐渐建立二十二冶集团设计院的建筑设计资源库。在刘冲的带领下,建筑科已经建立了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一类公共建筑,二类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五大类图库。通过努力,建筑科做到了内务管理程序化,设计成果规范化,为设计院设计市场的开发,设计效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由于要抓好科室管理,还要兼顾自己的设计任务,保证设计质量和完成时限,在刘冲的工作和生活中,加班加点成了习惯,挑灯夜战成了习惯,放弃休假成了习惯。早晨,大家到岗上班时,他早已坐在电脑前开始画图;晚上,他把相关图纸带回家,依旧坐在电脑前画图。正是这种夜以继日、默默耕耘的尽头,使得他在2014年度完成了迁西金桥国际住宅小区施工图设计,浭阳新城一区三期项目地下车库、多层及高层住宅施工图设计,宏润国际物流中心项目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博尚商贸维检保障基地项目设计,唐山恒泰展厅项目设计,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精密锻造公司初步设计,唐山汇融商贸有限公司物流园项目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建筑设计任务,并赢得了领导及甲方业主的一致好评。
创新设计, 团结协作
设计创新是设计师的创作追求,刘冲立足于工程项目,把每个项目都视为创作的机遇和创作的平台。每接一个新项目,在满足甲方意图和要求的前提下,他都会带领建筑科设计团队做几个不同风格和视角的效果图,然后召开方案会,分析每个方案的长处和不足,通过这样的集思广益,不仅使自己和整个团队在工程的实际创作中逐步成长,集众人之长的设计成果也得到了甲方的认可,一次通过。“要想创新就要做建筑的有心人”,这是他常对科室同事说的一句话,他养成了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注意浏览建筑的习惯,在他的手机里没有自拍照,全是有特色的建筑房屋照片,他笑着说:“这些照片是我的朋友,总是能够在我思维枯竭的时候给我灵感。”
勤于学习,勇挑重担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本专业的技术,而且还需要与其他专业的相互渗透、协调,尽量做到一人多能,唯有这样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才能提出更加合理、更切实际的设计方案。通过几年的历练,刘冲从实干中学本事,从实践中长见识,拓展了专业知识范围,工作能力有了稳步的提高。2013年,设计院承接了迁西金桥国际住宅小区设计,自接到设计任务的第一天刘冲就积极融入项目,由于该项目方案是甲方委托安徽合肥的设计院完成的,功能复杂,细节变化较多,他主动请缨到安徽合肥出差,白天他和甲方及方案单位开会进行方案讨论,把北方住宅的设计思路讲给合肥的方案设计院,对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晚上回宾馆后再加班整理、画图,直到把每天的进展记录完整,就这样夜以继日的工作了半个月,回单位后把设计思路详细交代给设计院各科室,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近10万平米的设计任务。
2014年,刘冲参与了河北省建设厅组织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编制工作,对建筑设计的他来说,结构并不擅长,在编制工作开始前他查阅了大量的结构构造规范,充分的准备让他对规程的编制有了自己的见解,并为集团公司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名年轻的设计师把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他热爱的建筑设计工作中,一本本方案册,一张张施工图,都记载着他的辛勤耕耘,相信他必定会带领着设计院建筑科绘制出更多的优秀建筑,用一名建筑设计师的智慧为设计院的明天贡献力量。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