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的装配式建造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他建造模式,只要是符合产业现代化的要求、具备产业现代化的特征,也可以与装配式建造模式相结合,同步推进。
混凝土的现场浇捣方式依然还是一种现代化的作业方式。混凝士在工地现场搅拌已基本被淘汰,混凝土浇筑方式全部改由工厂集中搅拌、车辆运输、再现场泵送。从生产、运输、泵送,再到现场浇捣,已全面实现工厂化、机械化。与现场搅拌相比,没有砂、石子、水泥等原材料堆放及废水排放等环境污染,也解决了现场搅拌时工人劳动强度高、劳动效率低等问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受诟病的问题并不在于混凝土的浇捣环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手工作业的占比仍然较大。现场需要大量的场地堆放钢筋、模板、支撑,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撑。工人需要高空作业,日晒风吹雨淋,施工安全风险大。除非钢筋笼制作、钢筋网绑扎、模板制作可以移至工厂,再由工厂集中配送,否则,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突出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或现浇,并不是一对矛盾,完全可以互为补充。把现场需要大量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撑的部位,拆分成预制构件,转移到工厂制作,再运送到现场吊装就位。对于钢筋绑扎量小,或不需要模板支撑的部位,仍宜采用现场混凝土泵送浇筑方式。例如,预制叠合楼板,下皮的预制板兼做模板,上皮再叠合现浇层。同理,还有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墙板、预制空心柱等。叠合楼板,可省去大量的现场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撑工作量。现浇层叠合后,叠合楼板的刚度与传统现浇楼板的刚度一致,与周边梁或墙体连接牢固。
需要更新观念的是,要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理念来统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凡是符合产业现代化要求、具备产业现代化特征的任何建造方式,只要能“两提两减”,即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减少用工、减少污染,都应该加以应用,协同发展。
钢筋架楼承板是楼板装配化的典型代表。钢筋析架楼承板将钢筋混凝十楼板中的钢筋与施工模板组合为一体,施工阶段能承受湿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钢筋架与后期在现场现浇的混凝土共同工作,共同承受使用荷载。后浇的混凝土采用“预拌+泵送”,仍具有工厂化、机械化等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特征。钢筋析架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工厂生产,模板通过连接件与钢筋析架连接,可拆装,重复使用。钢筋析架楼承板将钢筋与模板工程全部移到工厂进行,可显著减少现场的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撑工作量,大幅度减少现场作业工人,明显加快施工进度,真正实现“两提两减”。因此,钢筋架楼承板的装配式铺设,应计入装配率。(杨延波)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