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2月初,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新政策,标志了我国疫情防控方针出现转折,正在转向科学放开模式,是回归过往正常生活的第一步。面对这样的调整,有人欢喜有人忧。天童教育则认为,在这个转折期,社会需要多去关注我们的孩子,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发展。
孩子是环境的产物,身处特殊时代的孩子往往需要我们多加关注!正如战争时期的孩子容易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一样,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时代的孩子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集体特点:他们被限制了出行自由缺少与大自然的接触、缺乏社交、缺乏户外运动、沉迷电子网络世界等。这些现象对疫情时代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身体健康方面,由于缺乏户外运动,更多时间通过电子产品上网课,导致孩子的身体素质下降、运动能力下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近视率高涨。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而另一个不好的方面便是让许多孩子失去了对于运动的兴趣爱好。许多孩子被锁在家中,缺乏运动手段,也无法进行户外娱乐,导致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短视频,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今年11月,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便显示,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中,75%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三小时以内。但约65%未成年人在游戏受限后,转投短视频平台。显然,在缺乏户外运动的背景下,孩子的兴趣爱好只好在户内寻找,最终导致了沉迷电子和网络世界的结果。
心理健康方面,三年疫情封控,摧残了许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在一项对于中国1036名年龄从6岁到15岁的被隔离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共有376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表现出抑郁、焦虑两种症状。显然,长期压抑封闭的生活,以及限制出行、缺乏社交、接触不到大自然等现象,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担忧,则是恐惧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一项研究称:疫情期间儿童和青少年普遍存在恐惧感。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对社会环境高度敏感的时期,对于发展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遍存在的恐惧和压力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成长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但相信并不是什么有利的影响。
目前,社会正在回归正常,许多儿童青少年很快也要回归过往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返校园。天童教育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不仅需要帮助孩子重新适应校园生活,也需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带领他们走向阳光户外,去运动去接触大自然,也为他们失去的三年补票,鼓励孩子去社交,带着他们去旅游。疫情三年过去了,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带着这些特殊时代的孩子,走出黑暗,迈向光明。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