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青春筑未来: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启动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

    为切实加强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青年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青年精神素养,让青年员工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启动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
    公司举办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大课堂,党委书记孙浩讲授课程,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团员参加学习。孙浩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传达了中国五矿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翁祖亮同志在中国五矿青年精神素养提升第一课上的讲话精神,讲授了五四运动、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对青年的要求等内容。
    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当前全员平均年龄30岁,因此对青年培养的要求、对青年的要求日益提高。会上,孙浩分别对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青年培养,对党组织、团组织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青年提出要求。
    高标准培养青年
    公司发展至今,对于干部队伍建设,包括结构层级建设、各层级人员的培训、培养过程中的激励、驱动过程中的观察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和不胜任退出都有了切实需求,对组织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要关心青年的工作生活的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传帮带”的成果,以及职业规划的落实。党委组织部、团委、党支部、团支部作为青年的“娘家人”,要强化对员工的关怀。
    二是党组织持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教育引导广大团干部一心向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心系青年、担当实干、廉洁自律的青年干部队伍。
    三是团组织要承担起具体推动实施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直接责任,解决青年的思想困惑,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
    党组织、团组织切实做好青年工作
    一是党组织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教育引领广大青年继承弘扬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光荣传统。
    二是团组织要始终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光荣传统,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始终做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引领广大青年走在最前列、冲在最前面,充分发挥出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三是团组织要继续增强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把青年凝聚在党的理想信念旗帜下,引导公司400多名青年、100多名共青团员从百年征程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凝聚起公司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把公司青年打造成矿业报国、矿业强国的生力军突击队,在新时代再立新功业。
    四是团组织要进一步增强青年工作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始终坚守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更好适应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更好适应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当好党在经济领域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青年苦练本领 积极投身建设
    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当代青年正逢其时,不可辜负。同时,二十二冶在“河北第一,中冶前茅”的战略指引下已经完成了“两步走、两跨越、两翻番”的第一步,正在第二步的征程中。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作为战略区域公司,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要打造华东区域的排头兵,全体青年生逢其时,要发扬五四精神、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参与到公司发展建设中来,发扬青年的首创精神,以创新管理提升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领会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做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要牢筑信仰、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时代目标有机结合,做好三年到五年的长期岗位规划。
    四要苦练本领,以业务为先,明确目标和定位,苦练岗位业务能力,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来检验本领的高低,要不断学习并扩大视野。
    五要积极投身于企业建设,善于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建筑企业的年轻人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要端正态度,放下架子,把精力和汗水洒在企业建设中,事实会证明“功夫没有白费的,苦没有白吃的”。
    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青年员工不断进行自我锤炼,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政治忠诚、思想先进、作风优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实际行动为公司高质量汇聚青春力量。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