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中国二十二冶江苏公司多举措助力现金流管理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五矿“五大行动计划”“五型五矿”和中冶集团“五个专项行动”及年初工作会议确定的“五个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项目管理效率提升、聚焦项目管理效益的提升,打好“两金”压降攻坚战,系统思谋、整体推进落实专项行动工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助力现金流管理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靶向施策确保压降“两金”工作收到实效
    江苏公司立足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开展专项行动是提升公司内在管理需要,是实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五个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结合年初工作安排,成立由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公司综合办进行专项督导,各系统各部门从推动系统工作和部门整体工作的角度去谋划和安排,为落实专项行动提供组织保障。坚持“两不低于一坚守”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细化分解,横向确定主责部门,纵向明确各主责单位。为确保清欠目标和压降“两金”工作收到实效,公司将“两金”指标纳入到主责部门和责任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书中,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季度和年度绩效考核。
    党群靠前,深度嵌入中心,确保经营项目有所突破
    如何更好转变项目人员“经营项目”意识,党群系统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两轮驱动、三个特色、四个务实、五个工程”策划实施党建工作,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江苏党群部不仅着眼于解决困扰公司高质量发展现实问题,疏堵点、找难点、解痛点,拓展思路,更着眼于解放员工思想状态,激活力、增动力,一切以提高劳动效率和项目效益为目的的小妙招、小实招的使用也是理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的体现。经过全公司上下开展大讨论,共梳理归纳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20余条,找出各单位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100多条条。通过“大对标、大调研、大讨论”,深入员工“谈心谈话”等形式查找员工思想观念差异,解决“怎么看、怎么办、怎么把工程款要回来”问题。员工思想观念逐渐转变,经营意识有所增强,项目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找活、干活、算账、要钱”的朴实理念深入人心。
    纪检监督和清欠业务“双管齐下”,推动现金流管理落地见效
    突出“两金”清收的监督,严肃整治对清欠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特别是对于在清欠工作上口头重视、责任不落实、无实质有效措施造成损失的严肃追责问责,推进“两金”压控攻坚进程。一方面要把它作为公司专项巡察的重点,采取“解剖麻雀”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纪检监督和业务清欠“双管齐下”的监督机制,推动现金流管理专项行动落地见效。该公司在纪检监督方面,做到靠前监督强联动、精准监督重细节;在业务监督方面,做到结果导向压责任、资金预算强执行、考核评价重奖罚。
    该公司纪检将加强政治监督作为首责,做实日常监督,在推动“资金催收行动”落实方面靠前监督,督促推动业务部门按时召开月度财务资金工作会暨催收清欠专题会,总结分析当前工作进展和存在困难,层层压实责任。紧盯重点环节,对于存在的风险点督促财务资金部定期晾晒,下发资金风险预警通知,对催收防欠、目标收益、资金缺口等情况进行预警。
    该公司财务资金部发挥业务监督作用,加强月度资金预算执行率考核,定期对资金预算执行率进行考核晾晒,对于执行力不足的项目,采取暂停报送资金收支预算等管控措施;加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分析预警,坚持“不要没有现金流的利润”原则,定期对重点项目加强预警;加强催收防欠考核,“元旦”和“春节”两节前催收专项考核进行奖惩兑现。
          
                                      陆  军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