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铁道战备舟桥处参建项目入选 新时代全国百强建筑

    近日,铁道战备舟桥处参建的太湖隧道项目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名单。太湖隧道水下超级工程,全长10.79千米、宽43.6米、净高7.25米,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这是目前我国最长最宽的一条湖底隧道,其有关技术堪比港珠澳大桥。

    在太湖湖底建设隧道,困难程序之一就是控水。首先要用围堰挡水墙圈出预隧道的全部范围,将湖水挡在外面。舟桥处便承担此工程6千米的双层钢板桩围堰挡水墙施工任务。2018年3月,舟桥建设者们带着大批舟桥专业水上器材设备,进场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隧道项目,由于地质、台风、环保、工期等因素影响,施工难度非常大、对质量要求非常高,此工程一干便是四年。

    “水刀法”应对特殊地质。打桩首先遇到的就是河床地质问题,太湖的河床地质属于粉质硬塑黏土,可塑性较差,采用普通打桩工艺很难顺利打入,15米多深的钢板桩,建设者每天仅能插打10根,效率极其低。据技术员计算,此项目大约要进行20000根打拔桩施工作业,工程量极大,工期更是紧张。项目总工鉴伟带领建设者们进行创新攻关,通过反复研究实验,决定借鉴舟桥处曾经建设内蒙古乌海甘德尔黄河大桥时,在卵石沙土地质应用“水刀法”(即高压水枪射水法)施工的成功经验,将“水刀法”改进后应用到此次工程上。他们设计加工出一种三孔高压水枪,对河床粘土进行冲碎处理且不对设备器材产生任何伤害。如此进行,每天能插打50~80根钢板桩,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水刀法”作业因此获得国铁济南局第二届“创青春”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导桩器”克服台风影响。打桩非常易受天气影响,建设者操作大型机械手将钢板桩夹起,深深地打进湖底的河床,还要保证每根钢板桩之间密不漏水,但太湖地区常有台风,吹得浮平台、钢板桩晃动不停,机械手难以将钢板桩插入锁孔,每根钢板桩1~2吨不等,通常需要两三个人扶桩作业,安全状态不可控,于是极大影响了打拔桩作业的进度和质量。为保障安全和质量,年轻的项目经理王鹏跟大家一起,用一节废旧钢板桩经过多次实验,改造出一个便携式导桩器。在其侧面栓一根防坠落绳索,保证打桩时不会因振动落水。使用导桩器时,将双人双向用力变成了单人单向用力,整个插桩过程只需一人轻轻推动钢板桩,就可以保证锁槽点对点精确对位。原本需要2~3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插桩作业,使用导桩器后仅需大约10秒钟,便可顺利完成操作。便携式导桩器使插桩操作安全、简便、高效,减小了受台风的影响。舟桥建设者还因此设计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防撞墩”保护围堰、水上设备器材。浮箱、浮吊等舟桥水上专业器材在此项目中提供了很好的作业面和工具。但由于太湖风浪大,这些器材在水上极易碰撞,导致设备变形损坏,有可能撞坏刚打好的围堰,还有安全隐患。舟桥建设者们想办法利用废旧槽钢,进行浮箱防撞墩的设计来保护器材。通过螺栓与浮箱侧面的联接,保护围堰和设备器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可方便浮箱浮吊的灵活移动,保证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

    在舟桥建设者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太湖隧道项目逐渐有序开展,后续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12月30日,历时四年的太湖隧道正式建成通车,舟桥建设者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并创新多项施工工艺。太湖隧道的建设难度高、施工技术先进、意义非凡,因此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名单。

    在云水相接的太湖之滨,太湖隧道像一条“巨龙”穿越湖底,又钻出水面,贯穿了举世闻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游客通过一条隧道便可在湖底畅行,驶向湖畔胜境。(舟桥处 芮曼玲)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