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千年文脉 世界遗产 大运河文化系列藏品上线十八数藏,尽显文韵中华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近日,由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领导小组监制,言赞文化创作的《大运河文化-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系列数字藏品上线十八数藏,从文化标识寻迹运河故事,选取大运河沿岸非遗技艺与民间习俗,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尽显文韵中华。

    全长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流淌的河水、往返的船舶,千年古河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文明基因,为国家的持续发展、中华文明的和谐进步与长期繁荣发挥了独特作用,所经之处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形态万千的民俗瑰宝。《大运河文化-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系列数字藏品,把运河沿线五常龙舟胜会、滚灯、水乡婚礼、清水丝绵、半山立夏习俗等故事搬进数字宇宙,通过“非遗+民俗+动画+数字”的跨界演绎,让大运河承载的老记忆焕发出时代的新魅力,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让传统文化“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十八数藏-《千年运河-五常龙舟胜会》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活化利用唤醒其当代价值,在新时代至关重要。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大运河文化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深度融合,将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多样性、个性化的系列文创产品,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十八数藏-《千年运河-水乡婚礼》

    数字赋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激发出传统文化国潮的时代活力。此次,十八数藏上线的《大运河文化-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系列数字藏品,通过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文化遗产的展演水平,构建虚实结合的文化遗产知识性、趣味性藏品,充分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与历史凝练的文化,在文化自信与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让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以数字形式“活”起来,这也是大运河文化高效保护、传承、发展的路径之一。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十八数藏作为国内首家专注非遗文化的数藏平台,始终以跨界思维与破圈意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优秀文创内容,构建从创作者发掘、内容孵化、IP价值发现到应用场景运营的完整数字产业生态,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繁华的科技文明融合共生,助力千年文脉续写时代新篇章。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