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调查研究是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重要法宝,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不断涌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越是环境复杂多变,越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贯彻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使决策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倘若为了调研而调研,搞“作秀”“盆景”“嫌贫爱富”式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势必难以获得实效。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端正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真正深入实际去了解问题,听实话、察实情,这样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正确贯彻执行。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调查研究是不断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实践遇到的新问题、紧盯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多、矛盾风险多的地方去,解剖麻雀、研究问题、分析症结,为谋划发展良策、满足群众期盼、提高工作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重视成果实效。效果导向是衡量调查研究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调查研究的质量高低不在于规模、形式,而在于是否提出了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是否形成了具有针对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要做到有效的调查研究,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认真研究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调研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才能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奋进建功立业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奋斗的姿态、务实的作风,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谋实思路、做实方案、扎实工作,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安义县万埠镇前岸村选调生 姜悦)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