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沙特阿拉伯向中国市场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魅力

    沙特阿拉伯旅游局透过首次路演展示开发中国市场的决心,为实现 2030 年旅游发展目标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逾三百家中国主要企业与媒体和 13 家沙特方面的合作伙伴参加了此次路演,介绍符合中国旅客兴趣与需求的沙特旅游资源

    沙特力争到 2030 年实现每年吸引 400 万中国游客的目标

    沙特阿拉伯旅游局 (STA) 成功完成首次中国路演,包括目的地管理公司、酒店和航空公司在内的 13 家合作伙伴参与其中。此次路演展现了沙特在文化与历史方面的丰富旅游资源,让中国游客领略到沙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迷人风采。此次路演举办了一系列的会议、活动、圆桌讨论和社交集会,达成了逾二十项战略合作。

    在此次三城路演中,沙特阿拉伯旅游局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300 多家贸易伙伴和旅游买方举行了会议,推广沙特的休闲旅游胜地,分享有关会展旅游产业最新趋势的见解。沙特已被列入中国的公民出境游目的地(ADS) 名单,而中国则是沙特开放电子签证的国家之一,中国游客搭乘沙特阿拉伯航空航班抵达沙特,可获得96 小时过境签证和一晚免费的酒店住宿,使团体旅游更顺畅快捷。

    沙特在中国推广旅游业务,显示出中国市场对该国的重要性,也彰显了沙特将中国作为重点客源市场进行开发的决心。自2019 年开放旅游以来,沙特的旅游业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沙特在后疫情时期旅游业的复苏速度超过了其他G20 国家,取得了年同比121% 的增长。沙特的目标是到2030 年实现每年游客总数达到1 亿人次。在这其中,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有望成为沙特最大的三个客源市场之一。

    沙特阿拉伯旅游局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成员 Fahd Hamidaddin 表示 ,"我们在中国的首次路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了沙特的潜在实力 -- 我们有能力成为阿拉伯半岛的旅游中心,以及中国旅客探索阿拉伯丰富文化与自然资源的门户。我们当地和国际上的合作伙伴都在帮助我们实现愿景。他们具备资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市场,更好地为所有相关方发掘商业机会。"

    "沙特正在飞速发展 -- 这里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多个旅游开发项目,有许多精彩的体验等待游客来发现。这其中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阿尔布加里露台 (Bujairi Terrace) 项目、位于哈萨绿洲 (Al Ahsa Oasis) 中的项目以及黑格拉 (Hegra),又称玛甸沙勒 (Mada'in Saleh) 等。这些项目体现了我们满足中国游客的沙特文化历史旅游需求的决心,同时也为我们两国通过投资和密切合作巩固关系、共创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我们实现到 2030 年入境沙特的中国游客达到 400 万人次的目标。"

    特阿拉伯旅游局亚太区总裁 Alhasan Aldabbagh 表示, " 我们很高兴能向中国各地的旅客展示沙特的美,介绍我们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国的合作伙伴给予了我们非常积极的回应。沙特阿拉伯旅游局将致力于打造对中国市场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类似此次路演等活动,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增加到访沙特的中国游客数量。 "

    在沙特,中国旅客将享受到众多精彩的体验,涉及探险、文化、历史和自然等诸多领域。沙特根据中国旅客的兴趣爱好,量身设计了一系列的套餐。这些套餐将引领旅客探索沙特部分新近开发的项目,以及备受推崇的目的地,包括:

    文化与历史: 沙特有丰富的文化和众多的历史景点。除了 6 个世界遗产名录胜地之外,沙特有超过 10,000 个考古遗迹新近开发为旅游景点,等待游客前去一探究竟。 其中包括吉达 (Jeddah) 的巴拉德老城 (Al Balad) ,以及位于德拉伊耶老城 (Diriyah) 的图拉伊夫街区 (Turaif) ,即沙特的诞生地。

    为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沙特将投资506 亿美元启动一个总体规划项目,将拥有300 年历史的德拉伊耶老城建成吸引世界目光的重量级文化景点。

    自然: 沙特西临红海,拥有未经破坏的茂盛珊瑚礁。度假客可以租船出海垂钓,或者在游轮上放松。吉达的海岸一年四季提供水肺潜水和浮潜活动,美丽的沙滩上有各种各样的水上游乐项目。

    娱乐: 沙特正日益成为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娱乐中心,举办过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和重要节日,比如 Formula E 德拉伊耶电动汽车大奖赛、吉达 Formula 1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全球最大的音乐节之一 MDLBeast ,以及在第一个星期就吸引来超过 100 万游客的 Riyadh Seasons 狂欢季大型娱乐活动。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