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航空领域存在诸多挑战,航空市场发生重大变革,我国航空金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随着全球航空运输持续复苏,我国航空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航空金融将大有可为。
9月7日,在由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金融时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表示,航空业是国家重要战略产业,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中国航空金融自2009年起,历经10余年发展,逐步跻身全球领先行列。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航空租赁企业在中国设立运营机构,为提升中国航空金融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领跑全国的天津东疆,航空金融现况如何?航空金融企业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更好支持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疆打造全球飞机租赁中心
纵观中国航空金融的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和全国最大的租赁飞机资产交易中心,天津东疆占据了重要地位。经过10年探索和布局,天津东疆已由单一的租赁引进迈向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据悉,天津正集中力量发展包括航空航天产业在内的12条重点产业链,全面助力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天津东疆已积累2170架租赁飞机的交付经验,其中包括民航大飞机1552架,租赁飞机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
不仅是数量上的增长,天津东疆还围绕飞机租赁进行业务模式创新,完善海关政策、外汇政策、人才队伍和司法环境建设。全国首单综保区内飞机客改货业务、全国首单货机离岸租赁业务、全国首单发动机离岸租赁业务等均落地于此。
“创新是天津东疆发展的内核动力。我们与各部门合作,优化跨境交易流程,实现了租赁飞机在国际国内市场间的自由流转。”天津东疆综合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杨柳介绍说,伴随着中国租赁公司国际化发展需求,东疆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将打造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努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随着C919、ARJ21等国产飞机的交付使用,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国产民机产业发展成为了业内探索的新课题。
“我们坚定推进大飞机产业化进程,加快规模化、系列化发展,以更加完整的谱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为建设新发展格局和现代产业体系贡献大飞机力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吴永良表示。
杨柳也提到了东疆如何助力国产民机产业发展。据杨柳介绍,东疆今年将与中国商飞合作,共同研究推出国产飞机专项支持计划,在融资支持、交易结构、税收优惠等方面研究新举措、探索新模式,利用综保区、自贸区功能搭建服务国产大飞机“出海”的交易结构,帮助国产民机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产管理能力。
释放航空租赁发展新动能
航空金融的发展与航空市场直接相关。据民航局数据,2023年1月至7月,我国运输总周转量达645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78.4%。
“长期市场需求必将驱动行业的全面恢复。”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华认为,随着民航市场整体迎来恢复发展,民航业的恢复动能正逐步传导至飞机租赁市场。租赁市场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正在得到有力修复,市场的恢复势能正在集聚。
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斌也表示,尽管目前航空租赁业面临诸多变化,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航空运输服务的长期需求增长不变、飞机租赁作为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主要渠道之一不变、中国努力成为全球航空和金融市场重要参与者的决心不变,行业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信心的背后是金融力量的涌动。从业务模式创新到风险化解处置,过去几年,航空租赁公司与航空产业同血脉、同动脉、同命脉,致力于开创新格局下航空租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航空租赁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航空租赁公司‘识变、应变、求变’,从传统的‘低价竞争’业务模式,逐渐过渡到立足飞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在徐斌看来,中国航空租赁行业可以共同研究适合中国航空租赁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围绕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共同打造“跨地区、跨时区、跨币种、跨文化”的国际租赁市场;共同研究推动中国航空租赁价值创造的新模式,与航空产业链上下游建立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合作;共同研究释放中国航空租赁合作共赢的新动能,让更多的合作成果惠及航空公司和实体经济。
聚焦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徐斌表示,过去几年,航空市场需求不足、租金水平的不断下降、美元利率的节节攀升、监管机构对风险监控的不断强化,对租赁公司在技术、法律、资产价值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验。
当下,围绕航空租赁的高质量发展,业内担心因地区航司破产和债务重整所大量集中的风险。张正华坦言,过去几年,风险化解处置成为飞机租赁公司的重要课题,风险管控压力陡增,累积的风险因素完全出清尚需时日。
未来一段时间,如何做好资产组合的投资管理,更加准确地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制定穿越经济周期的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等问题,仍然是飞机租赁公司审视、反思和探索的方向。
聚焦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我们要更加坚定地通过专业化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探索建立更加符合飞机租赁产业发展规律的业务体系和管理模式,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张正华说。
针对租赁业服务国产民机产业,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鹏表示,希望能够获得政策层面更多的支持:对于支持国产民机销售的租赁公司,给予政策支持;在推进国产民机提升资产流动性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国产民机的交易流转;在推动国产民机“走出去”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激励,激发外部动能。(张扬)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