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夯实企业本地化基础建设,赛诺菲数字化转型提速换档

    近日,STIF2023第四届国际科创节暨DSC2023国际数字服务大会(数服会)在北京举行,赛诺菲凭借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诸多卓越成就,斩获“2023年度卓越数字化转型奖”。作为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服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数服会旨在搭建多元的交流平台,传递科创精神,聚焦科技最新发展趋势。此次荣获大奖,是对赛诺菲以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的认可。

    赛诺菲中国荣膺2023年度卓越数字化转型奖

    赛诺菲中国荣膺2023年度卓越数字化转型奖

    赛诺菲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官赖文德(Ted Lai)表示:“作为首批进驻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赛诺菲见证并亲历了中国医疗行业在数字化改革道路上的不断加速,也致力于成为推动这股数字浪潮中的坚实力量。赛诺菲数字化团队以推动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医疗健康平台为决心,持续投入数字化基础建设和创新的落地,致力于更好的解决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和痛点。”

    打造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基础

    数字技术已经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快速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对医疗健康行业来说也不例外。而在中国,互联网、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孕育了无限的机遇。赛诺菲深耕中国市场逾40年,也是较早涉足数字化领域的跨国医药企业之一。在当下的行业改革潮流中,赛诺菲持续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战略之一,致力于推动医疗行业数字化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如何更好结合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市场实践是赛诺菲始终在思考的问题。2019年,赛诺菲中国正式组建了一个坚实的数字化团队,搭建服务本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医疗生态系统中深耕本土化实践,逐步推动赛诺菲中国基于“本土化跨国公司”的战略。经过4年的发展,赛诺菲在数字化上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实现了多个阶段性重要目标。

    通过携手本土优质合作伙伴,赛诺菲持续优化及提高云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跨国企业本地云综合使用的标杆,同时实现了本地数据湖整合,做到以基础建设推动运营效率提升;为实现数字化时代至关重要的“数据驱动业务决策”,打造了一体化的业务数据仪表盘;而以AI支持的聊天机器人,则实现了手机端全天候回应与IT相关的问题,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支持。

    在客户互动方面,赛诺菲数字化团队推出了全新的企业级CRM,满足从互动到零售的不同场景,以从用户出发的下一代数字化解决方案为目标,力图首先突破医药行业常见的传统用户体验模式。同时,在持续建设的中心化患者管理平台中,今年继续增加针对慢病管理的服务入口,助力慢病病程管理服务的提质、提效,惠及患者。

    以数字化变革驱动增长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工作理念全面融入企业的各个运营和业务环节,数字化团队还将继续推出新举措、升级现有产品。到2025年,针对企业外部和内部在日常数字化体验中的痛点,数字化团队的目标是创造全渠道的数字体验并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以及确保员工效率不断提升、工作体验不断优化。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融合数字智能和本土市场的需求是赛诺菲积极拥抱的挑战。赛诺菲将持续培养一批真正理解数字化的管理者,建立数据驱动、深度洞悉中国市场情况的决策体系,并不断升级、简化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以实现高效运营和持续增长,即数字化为企业创造可持续价值。在此基础上,赛诺菲还将持续深化与中国合作伙伴在相关领域的合作,继续利用数字化转型思维,探索新技术的规模化使用。

    赛诺菲始终相信通过追寻科学的奇迹,最终得以实现让更多患者“焕发生命光彩”。中国市场是赛诺菲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赛诺菲将立足于助力“健康中国2030”蓝图早日实现的目标,持续探索有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广大医学专业人士提供支持的同时,助力创新的科学成果更早地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关于赛诺菲中国

    赛诺菲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创新医药健康企业,以“追寻科学奇迹,焕发生命光彩”为使命。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赛诺菲于1982年便在中国建立了办公室,目前拥有12处多元模式的办公室,3家生产基地,4大研发基地和1个数字创新中心,多元化业务覆盖制药、人用疫苗和消费者保健。赛诺菲与中国同心同行,致力于将创新药品和疫苗加速引进中国,不断变革医疗实践,造福更多中国百姓,也为合作伙伴、社区和员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赛诺菲

    赛诺菲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创新医药健康企业。我们的使命是追寻科学奇迹,焕发生命光彩。赛诺菲的足迹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致力于变革医疗实践,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潜在改变生活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以及预防可致命疾病的疫苗,同时将可持续和社会责任置于我们雄伟战略的核心。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