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微柏软件信息化建设铸就黄茅海跨海通道品质工程

    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海跨海通道不仅承载着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的重任,更肩负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微柏软件作为工程建设信息化专家,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解决方案,为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打造品质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黄茅海跨海通道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和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工程全长约31公里,跨海段长度约14公里,批复概算约130亿元,起于珠海市平沙镇,向西跨越黄茅海水域,终于台山市斗山镇。双向六车道,设置高栏港大桥(主跨700米双塔单跨)、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黄茅海大桥(2×720米三塔双跨斜拉桥)2座主桥,隧道2座,互通4座,服务区1处。项目于2020年开工建设,已于2024年建成通车。

    微柏软件信息化建设打造品质工程

    施工全流程物联网智能应用

    微柏软件为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6标合同段打造《智慧梁场生产管控平台》,提供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中铁十一局联合微柏软件建立与现场物联网应用协调统一的智慧梁场管控系统,推进“智能建设”,实现预制梁片工程建设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

    方案以降本增效、质量溯源为主要目标,采用移动台座取代传统固定台座,通过工厂化的梁片生产线,降低各个梁场区域的设备干扰,提高功效。并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在预制梁片施工全流程开展物联网智能应用,结合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实现施工现场全方位管理。推动“智能化”与“工厂流水线”有机融合,减少人力限制,真正实现全面可控、高效、协同作业。

    创新亮点

    全流程物联网智能应用

    集成拌合站生产、钢筋加工、智能张拉压浆、智能养生、机械设备、试验室、门禁、地磅车牌于统一平台,确保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高效协同管理,从而提高梁场综合效益。

    智能终端进度控制

    结合摄像设备,通过视频AI智能识别,实时分析梁片所在生产工序(识别成功率>90%),并记录工序开始及结束时间,全过程无需现场人员额外操作,工序自动化流转。

    微柏软件-智慧梁场生产管控平台

    数字化赋能高质高效管理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采用微柏软件《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和《交通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升建设管理能力,提高项目工作效率。

    通过在质量系统提前嵌入规范表格,使用电子签名、电子签章授权实现逐级审批,形成完整档案导入系统中,确保了资料形成真实、准确、规范,提升了管理质量。系统可自动生成符合档案部门要求的质量管理电子文件,满足施工文件形成与数字档案形成同步的要求。通过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档案工作的同步收集、同步整理、同步归档,全面提升项目档案验收归档效率。以工程资料规范化保障工程质量数据高效性,打通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试点探索电子档案管理新实践

    2022年3月,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获批国家档案局第三批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项目。微柏软件为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开展试点工作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撑,助力试点项目于2025年1月高质高效通过验收。

    为了让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项目档案管理团队研究了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在确定电子文件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分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技术方案、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等系列制度规范。

    同时,项目档案管理团队通过采取元数据及封装、四性检测、自动组卷等技术升级相关系统,实现电子文件从形成、流转、整理、归档到电子档案的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电子档案管理水平。

    广州市微柏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并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证券代码:837619),是一家为工程建设各参与方提供软件服务(软件产品、技术支持),为行业提供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微柏软件的业务范围已从高速公路建设拓展至市政路桥、住建工程、轨道交通、水务水利、机场建设等领域,服务工程总造价超3万亿元,业务覆盖至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多种类型的代理渠道,与众多行业伙伴建立良好紧密的合作关系。

    我们向全国范围内诚征合作伙伴,共同进步,共谱华章!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