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技术攻坚赋能美白革命!好来牙膏重构美白技术新范式

    现代人喜欢早C晚A,闲来饮茶,精神状态是到位了,然而受伤的却是牙齿。对镜子仔细看看,它们是不是已经偷偷变黄了?

    为什么会这样?

    大家都知道,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硬组织。作为人体中最硬的生物组织之一,它能帮助牙齿抵御物理“伤害”,比如承受咀嚼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咬合力。

    可是,大吃大喝、饮料奶茶来者不拒的饮食习惯却正在“消磨”我们的牙釉质。当牙釉质受损后,色素附着、暗黄、敏感等牙齿问题可能会反复发生。

    传统的物理美白牙膏和化学美白牙膏能去除外源性色斑,但是无法解决因牙釉质受损导致牙齿反复暗黄的问题。专耕牙齿清洁和护理的好来,最近带来一款新产品,针对这种牙黄问题,提出“仿生修白”全新解决方案。

    1

    在美白牙膏的激烈竞争中,好来超白仿生修白牙膏脱颖而出,近期,其成功入选“人民好物《好物上上榜》”,这是荣誉,更是对其品质与功效的高度认可。

    好来超白仿生修牙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在众多产品中崭露头角?关键就在于其核心的复合羟基磷灰石专利。

    2

    要知道,牙釉质一旦受损,牙齿可能会面临暗黄、敏感、龋齿等问题反复发生的风险。想要解决牙黄问题,就需要修护受损牙釉质。

    然而,传统美白牙膏通常是通过物理摩擦或化学成分来实现美白效果的,如美白牙膏通过添加细小的摩擦剂(例如水合硅石等)来去除外源性色斑,这种方式虽然对外源性色斑有一定效果,但是无法解决因牙釉质受损导致牙齿反复暗黄的问题。

    再比如,还有一部分美白牙膏是通过化学成分(例如螯合剂多聚磷酸盐等)来分解色素的。不过,高含量的螯合剂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粘膜刺激性。

    不同于以上2种美白方式,好来超白仿生修白牙膏突破美白牙膏的美白技术瓶颈,研发出仿生修白科技-复合羟基磷灰石专利,直击牙釉质损伤问题,重塑牙齿美白新范式——开发了一种‘以修代磨’的美白解决方案,更天然温和,能够实现3天仿生修白。

    研究显示,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人体牙齿无机成分,在牙釉质中的含量高达97%以上。好来超白仿生修白牙膏中添加的复合羟基磷灰石,通过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即刻填充牙釉质表面的微缺陷。每日使用,复合羟基磷灰石可以有效促进牙釉质的矿化过程,在牙釉质表面形成白色矿物质层,即“修白层”,帮助恢复并提升牙齿的白度。

    3

    具体来说,好来首创天然仿生修白科技,以复合羟基磷灰石专利实现了美白牙膏的三大突破,即同源修护突破、成分组合突破和微观形貌突破。

    突破一:同源修护突破。好来超白仿生修白牙膏添加了占人体牙釉质97%组成成分的羟基磷灰石,以型补型,生物相容性高,可以提升牙齿硬度。

    突破二:成分组合突破。普通羟基磷灰石成分易吸附牙膏中的氟离子,导致牙膏防龋功效大大减弱,为突破此技术瓶颈,好来历经12年研究,研发出复合羟基磷灰石专利技术,解决羟基磷灰石与氟化物不易兼容性的难题。即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形成多羧酸有机酸根-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可以极大提升氟化物在配方中的稳定性。好来通过给羟基磷灰石穿上‘防护衣’,形成修白层,实现仿生修白和防龋双效共存。

    突破三:微观形貌突破。好来选用的羟基磷灰石原料为微米级片状形态,通过物理形态革新从源头切断纳米级材料的潜在风险,安全性更优且片状结构与牙釉质接触面更大,更贴合牙齿,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可以有效提升牙齿光滑度,从而实现安全与功效的双重突破。

    据品牌提供的体外实验数据显示,一次使用后,牙齿光滑度提升106%;使用7天后,牙齿光泽度提升206%;模拟刷牙3天,可有效美白、去黄;模拟刷牙7天,牙齿白度值可提高4+度,且不返黄;同时,好来通过10多年的6项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证实,专利配方具有抗牙齿敏感效果并保持口气长效清新。

    多组研究数据,无不彰显了好来超白仿生修白牙膏的高明之处,其以创新技术为依托,依据以修代磨、边修边白的美白通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美白解决方案——实现3天仿生修白。这种方案改变了传统牙齿美白依靠物理摩擦或化学分解的方式,是一次全新的科技突破。

    好来科技的这次突破,不仅是口腔护理领域的一次革新,更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回应。未来,期待好来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推出更多优质产品,为大众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