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通公司”或“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国内铁路及城轨信号专用安全设备的知名供应商,上通公司生产的产品“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车载信号设备”在2023年和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38.26%和31.42%,稳居行业前列,综合实力持续领先。
创新驱动,深度布局智能高铁装备全产业链
上通公司始建于1906年,专业从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通信信号系统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与装备制造业务,是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是国家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装备产业化指定单位、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
自创立以来,公司先后经历初创、转型和引领三个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8年,率先推出时速160公里电码化设备并落地兰新线。2009年至2017年,完成向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产品的全线升级和规模化落地。2017年以来,公司生产的设备车载ATP叠加ATO系统在莞惠城际首次应用,HTCS3重载群组设备在国内首条重载智慧铁路包神线试运行。
上通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核心发展驱动力,2020年-2025年公司研发投入年均占比保持在8%左右,为产品升级和技术迭代提供有力支撑。2015年至2018年,公司参与“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推动实现车载ATP及BTM设备的工程化应用。2018年至2023年,公司聚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深度自主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成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进一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2023年,公司积极参与“适应多物理场耦合的自感互控安全冗余轨道电路”关键技术研发及成套装备研制,相关成果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一等奖。此外,公司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累计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2项,不断夯实技术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建成CNAS实验室,具备电磁兼容和环境试验能力,为产品质量验证和可靠性保障提供专业支撑。
截至目前,上通公司已累计拥有227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包括31项发明专利、19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以及139项软件著作权,并主导或参与制定5项行业标准和1项国际标准。围绕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公司自2019年起先后获评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2021年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依托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与多层次成果转化,近四年来公司科技成果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扶持资金,为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加大研发投入和强化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上通公司在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车载信号设备领域形成了突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构建了覆盖设计、制造、集成和售后服务的全流程闭环体系,产品线完备。在生产制造环节,2023年,公司建成中国通号首条高端无铅制程产线,工艺能力对标全球电子制造领先企业。公司年生产交付能力达到20万套,并逐步拓展核电、军工等高可靠产品领域市场。除此之外,公司还深度参与中国地方铁路协会、IPC协会、上海市智能制造协会等行业组织,不断增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引领力和市场主导地位。
得益于卓越的产品性能和良好的交付能力,上通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公司高铁产品已覆盖全国18个铁路局,广泛应用于京津、京沪、沪宁、沪杭、武广、哈大、兰新等40条高速铁路干线,以及中老铁路、几内亚铁路等“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公司城轨产品为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北京S1线提供自动控制系统,深度服务上海机场联络线、地铁2/3/4号线、凤凰磁浮、温州S1线、香港机场线等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并实现产品出口至阿根廷、埃及等海外市场,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综合竞争优势稳步增强。2025年,公司生产的重载设备将率先落地应用于中国首条重载智慧铁路,进一步验证产品在极端工况下的适应性与可靠性。
上通公司携手企知道,拓展智慧轨道交通新赛道
为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与市场拓展能力,上通公司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企知道汇集全球6.9亿企业信息、3.2亿企业主营产品信息、5亿期刊论文、1.9亿专利、1.1亿中国企业出口数据、4700万产业政策、900万技术成果等各类数据累计超300亿条。此次合作,上通公司将充分借助科创空间的产业链图谱和招投标数据,深入挖掘行业上下游的潜在客户,通过实时获取招投标动态和推荐商机,高效触达客户,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展望未来,上通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推动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我国建设安全、高效、智能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贡献力量。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