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以 “脑心同治” 为纲,融特有菌株之力 真福医药开辟心脑防治新路径

    38℃的“隐形杀手”:当夏天也成了心脑血管的“高危季”

    “一直以为只有冬天才担心血管出事,没想到大夏天也会突然倒下。”

    58 岁的老张从 ICU 转到普通病房后仍心有余悸。三天前,他顶着 38℃ 的高温走出空调房,又在 20℃ 的超市里“瞬间入冬”。短短几分钟,冷热交替、血液黏稠、血管痉挛,脑梗几乎夺命。

    医生后来复盘:夏季心梗、脑梗的爆发逻辑,与冬季截然不同。冬季是“寒冷→血管收缩→斑块破裂”;夏季则是“高温+脱水→血液黏稠→斑块破裂”,再叠加“冷热交替→血管痉挛”,最终触发血栓。换句话说,夏天的心脑血管事件,是一场“脱水+痉挛+超负荷”的三重暴击。

    脑心同治:当现代医学重新发现“一体两面”

    如果把血管比作城市管网,心脏是泵站,大脑就是总调度室。传统分科模式下,心内科管泵站,神经内科管调度室,似乎井水不犯河水。但临床越来越发现:

    同一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既可能堵在冠状动脉(心梗),也可能堵在脑动脉(脑梗);

    心肌缺血时,大脑会因“窃血现象”而供血不足;

    脑卒中后,心脏常继发应激性心肌病。

    于是,“脑心同治”理念应运而生:既然病因同源、风险同担、结局互扰,为何不同时防治?其精髓只有一句话:把心脑血管视为一个整体循环系统,打破学科壁垒,同步干预危险因素、同步监测、同步康复

    脑心同治’理论的突破与实践的创新,为患者的慢病防控提供了更坚实的服务基础。但是理念之下,需要一把“万能钥匙”——能同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核心技术。理念一旦确立,下一步就是资源匹配。谁能提供同时作用于脑与心的干预手段,谁就能在这场“联合保卫战”中占据关键位置。

    这就引出了一个此前鲜少被公众关注、但在科研界备受瞩目的方向——功能性菌种的开发与应用。

    在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某些特定菌种已被证实具备调节血脂、抗炎、抗氧化、稳定血管内皮功能的多重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菌种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活性肽)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同时作用于脑组织与心肌组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靶点干预”。

    而在中国,真正掌握这类具备“脑心同治”潜力的关键菌种资源的机构,屈指可数。

    真福医药:手握“脑心同治”底层菌种资源的探索者

    真福医药正是在这条赛道里,找到了一枚特殊的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QK。真福医药的菌种库以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核心,目前已构建起覆盖五大亚种的功能性菌株资源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菌株为: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QK:从上千株菌株中分离出的专利菌株,具备超强溶栓活性,其代谢产物“枯草杆菌纤溶酶”可直接降解血栓中的交联纤维蛋白,它通过特异性降解这种纤维蛋白,精准地靶向溶解血栓,不仅显著提高了溶栓效率,还降低了对正常纤维蛋白的损伤风险。兼具激活体内纤溶系统与修复血管内皮的功能。这一基于QK菌株的创新成果为真福医药的创新科研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条菌株,串联起大脑与心脏的共同防线,为“脑心同治”提供了可验证、可规模化的微生物解决方案。

    真福医药:守护国民健康,助力实现“脑心同治”

    当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从“分科”走向“整合”,从“对症治疗”走向“系统干预”,“脑心同治”从理念照进现实,考验的已不只是概念,而是把概念转化为临床获益的系统能力。而像真福医药深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科研多年,正在把这一理念推向更微观的层面:不是简单叠加药物,而是从微生态出发,重建脑与心的共同防线。真福医药正把“同步守护大脑与心脏”的承诺,兑现为可持续、可及、可负担的科研实践。为守护国民健康、为实现“脑心同治”理念共同努力!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