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余月兰)父亲是个普通的工人,一辈子都在工厂里忙碌。工资不高,却总能精打细算,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父亲有个习惯,喜欢记账,小小的账本上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个小本子,父亲珍藏着,从不轻易示人。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我和父亲之间鲜有交流,更多的是在电话中叮嘱我和弟弟“要认真学习,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粮食,要懂得未雨绸缪……。”父亲虽学历不高,但喜欢读书看报,明白很多道理。印象中父亲最喜爱《毛泽东选集》,电话里他总是喜欢给我们讲先辈们那些艰苦岁月里的廉洁与奋斗。
大学暑假期间,我和弟弟跟随父亲到工厂打工,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走进父亲的世界。工厂里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的味道,父亲却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每天下班后,父亲会带着我们去附近的小餐馆吃顿简单的晚餐。饭后,我们回到租住的小屋,父亲总是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账本。他坐在老旧的木桌前,戴上那副老花镜,眼镜腿儿总是滑到鼻尖,他就用手轻轻往上推一推。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支笔,笔尖已经磨得有些秃了,但父亲却不舍得换一支新的。
“今天又花了多少钱?”父亲一边写,一边问我们。我和弟弟对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就吃了个饭,没花什么钱。”父亲抬起头,笑了笑,说:“不管花多少,都要记下来。心里有数,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一次工作中,父亲所在的工厂接到了一笔大订单。为了赶工期,厂里加班加点,工人们都累得筋疲力尽。一天,厂里的一个供应商找到父亲,说:“大哥,你们这么辛苦,我这里有点‘心意’,您收下吧。”说着,他递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父亲愣住了,他看着那个信封,心里明白这是什么。他摇了摇头,说:“兄弟,心意我领了,但这东西我不能收。我们都是靠双手吃饭的人,不能走歪门邪道。”供应商见父亲态度坚决,只好作罢。

回到家后,父亲在账本上记下了一笔:“拒收供应商贿赂,金额不详。”他告诉我们:“孩子,这钱虽然诱人,但不是咱该拿的。咱不能为了钱,丢了做人的原则。”他老人家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咱虽然只是普通工人,但也要有这份坚守。”他把书递给我们,语重心长地说:“多读读这些书,里面藏着人生的道理。”
多年后,我和弟弟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我们各自忙碌。父亲还是像以前一样在电话中时常叮嘱我们:“年轻人多干一些,多向前辈学习,积累好的工作经验,要时刻保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现在我在中交一航局西南公司玉林项目部从事着关键岗位,时常经手办公物资采买,得益于父亲的“廉洁账本”教育,我习惯于把每一笔交易往来都登记在册,就像父亲当年记录他的收支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