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被P2P“雷声”困扰的春节

    2月12日是春节上班后的第二天,也是张女士答应债主们一个月内卖房还债开始计时的第二天。

    居住在西北某三线城市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就在除夕前夜,她的丈夫向她坦白,“我投的P2P平台负责人跑路了,30万元没有了。”张女士了解情况后还得知,丈夫除了拿自己仅有的10万元积蓄投资了P2P外,还瞒着自己向朋友借了20万元。

    于是整个春节期间,张女士和她丈夫,都是在与债主的斡旋中度过的。好在家中还有套为儿子结婚所准备的房子,债主们这才暂停了纠缠。春节假期过完,大家都开始上班了,然而张女士的第一件事却是要把自己多年辛辛苦苦攒下钱买的房子卖掉……

    事实上,张女士的春节故事仅是P2P爆雷系列的涟漪。

    日前,网贷之家发布《P2P网贷行业2019年1月月报》显示,截至2019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6442家,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5433家,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216.2万人(不考虑去重情况),涉及贷款余额约为1772.1亿元。目前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009家,其中1月份就有16家P2P平台爆雷。

    但是至今仍有不少理财者被其高昂的收益所吸引。而其投资理由是——“别人比我投得多都没事,我怕什么!”

    记者的一位朋友说,一位年近八旬的李大爷拿着退休金用来投资P2P,写着年利率为12.8%的理财,实际收益年利率可达14%,春节假日李大爷的账户里就多出了300元,李大爷对此很满意。当他的女儿告诉他,P2P平台收益高的同时还具有高风险,劝阻他不要继续投资时,李大爷却说,“隔壁王大爷投的比我多多了,也没事,我为啥不投?”

    在春节期间,记者对西北三线城市的调查发现,在40岁以上人群中,仅有少数人未参与过P2P投资。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以及“先行者”的示范效应层层传递,P2P投资已经演变成三线城市的主流理财方式。尽管近几年P2P爆雷的数量多,波及面广,但存续的P2P平台,对于缺乏投资渠道的三线城市居民来说,依然有强大的吸引力。

    分析人士认为,可以预期P2P平台不会消失,未来也可能会在严格监管下,继续发展。那么对投资人来说,面对理财产品,特别是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多问多研究是必修课。毕竟赚钱不易,赔钱可能仅需一纸通知。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