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从线下到线上 中铁银通卡开通NFC充值功能

    如今的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各种类型的平台与APP层出不穷,从衣食住行入手,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然,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也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每一个行业都能快速实现无缝衔接,就拿公共交通行业来说,近些年来,许多公共交通方式都陆续推出了线上充值和实时查询线路的服务,着实为出行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而在众多公共交通方式中,城际铁路算得上是近些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由于安全、快速的特质,城际铁路成为了许多旅客出行的首选方式。熟知铁路发展历史的人肯定知道,铁路购票一开始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从窗口排队买票、代售点买票、电话订票、网上购票,到如今给旅客们提供更大的便利的中铁银通卡横空出世,以预付费卡的方式为旅客们带来了直接刷卡就能上车的出行服务,还具备预留座位等便捷性,成为城际列车出行的首选方式。它的出现,让铁路出行变成了如同坐公交车一样简单的事情,深受广大旅客的喜爱。

    线下充值费时费力 用户急需全新变革

    尽管中铁银通卡的出现已经大大方便了旅客们的出行,但在充值上却依旧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业务依赖铁路窗口,旅客还是要排队。

    就像给公交卡充值需要到线下办理一般,想要给中铁银通卡充值也需要在线下的窗口进行办理——为了让旅客们拥有更多的充值窗口,中铁银通卡实现了在铁路窗口与中行网点的充值,但依旧是杯水车薪,出行高峰季,充值窗口前大排长龙的情况时有发生。

    的确,相比起线上,线下的服务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时间成本——像排队时间长、充值不方便、服务人员资质不一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某城市线下中铁银通卡充值点,记者随意采访了几名前来充值的旅客,都认为这样的充值方式“并不是非常便利”,甚至“有些麻烦”。

    “在12306上买票虽然还要一系列手续,但是付款更加方便,都是线上操作。”一名旅客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如是说,“相比之下,中铁银通卡虽然在上车的时候更加方便,但在充值这一方面还采取线下的模式,的确是有些麻烦,为了给卡充值,有时候甚至要排上半个小时的队,太浪费时间了!”

    NFC服务开通 线上充值简单快捷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充值问题终于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今,中铁银通卡开通了安卓手机NFC充值功能,将充值服务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旅客们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就能足不出户地实现自助充值,再也不用排队等候,充值更加方便了!

    通过工作人员的演示,记者了解到,通过NFC充值功能为中铁银通卡充值,只需要一台具备NFC功能的安卓手机,找到手机里面的NFC界面,开启设置,随后将中铁银通卡放在手机下方贴卡即可充值。此时,用户就可以通过自动跳出的微信九宫格入口选择充值的金额并且确认付款,这样便可以自助给自己的中铁银通卡支付充值了。

    “NFC充值功能真的是太方便了!”一名体验了全新功能的旅客惊喜地说,“因为常年出差,所以办理了一张中铁银通卡,虽然出行上是方便了,但是充值上依旧很繁琐,每个月都要到中行排一次队。现在听说有了NFC充值功能,我就赶紧尝试了一下,操作起来非常便捷,以后再也不用去排队充值啦!”

    对比起线下充值服务,NFC充值功能方便而又快捷,大大节约了充值的时间成本,让出行真正变得更加轻松!目前此充值方式仅支持拥有NFC功能的安卓手机,ios苹果手机后续也会提供在线充值服务。

    目前,中铁银通卡的NFC充值功能已经由山西、广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进行推广,拥有中铁银通卡的小伙伴们除了不用再在高铁动车站里排队之外,还能省下排队充值的时间,实现真正的便捷出行!目前此充值方式支持除京津同城卡外所有已发布中铁银通卡,京津同城卡暂不支持NFC充值功能。

    挖掘用户需求 提升服务品质

    “客户的需求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谈起中铁银通卡的全新服务,一名负责人如是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致力于以创新服务思维和服务方式,为旅客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通过开发安卓手机NFC充值功能,能够有效减少铁路窗口和中行网点旅客排队等候的时间,是符合铁路提质增效工作要求的举措。”

    实际上,中铁银通卡在近些年来所做的便民举措不仅仅表现在开通线上充值服务这一方面,许多相关的卡片服务都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更加符合当下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如今,中铁银通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客户群体,旅客们通过中铁银通卡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中铁银通卡也在不断升级自身的服务,目前推出了微信公众号“中铁银通支付”,用户们可以通过关注这一微信公众号来获取更多资讯。结合旅客的需求,为旅客们带来更加方便的生活方式,中铁银通卡致力于与用户们共同合作,实现互利互赢,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