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水运

    全力推进海河联运 枢纽嘉兴正崛起

    “十三五”以来,嘉兴港航系统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抢抓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锚定“枢纽嘉兴”建设,加快推进海河联运枢纽建设,基本形成了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水运体系,水运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乍浦港集装箱堆场)

    港航枢纽网络加速形成

    12月4日,站在嘉兴独山枢纽外闸北望,黄姑塘支线上,一艘艘千吨级船舶由北往南轻松通过独山枢纽内闸,壮观的场面让人感慨不已。这条支线改造前,仅仅是一条100吨水运能力的六级航道,它是独山港内河出运的唯一运输通道。

    (嘉兴港航工作人员在南关厢历史街区巡航)

    黄姑塘支线是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的组成部分,也是杭嘉湖南排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的一部分,于2019年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杭平申线完成改造建设只是“十三五”期间嘉兴全力推动港航发展建设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嘉兴聚焦“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加快落实首位战略,掀起建设高潮。海河联运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列入浙江全省“四港联动”示范工程,加快打造“全国海河联运示范工程”。嘉兴港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货物吞吐量破亿吨,跻身“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嘉兴水运建设投资屡创新高。该市紧扣“稳投资、保增长”,实施大投入,建设大水运,促进大发展。“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56亿元,是“十二五”投资的1.2倍。同时,嘉兴内河高等级航道加速成网。“三横三纵一通道”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全面铺开,杭平申线、京杭运河“四改三”嘉兴段、丁诸线等航道基本建成,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工程、湖嘉申航道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杭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加速推进,杭平申线黄姑塘支线、海塘支线,乍浦塘闸桥等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瓶颈全面打通,以千吨级航道为支撑,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地位基本确立。预计“十三五”末,嘉兴全市航道总里程达1973.7公里,其中三级航道163.4公里,航道密度50.4公里/百平方公里,航道总里程、航道密度、三级航道里程均居浙江第一。

    与水运投资不断创新高和航道网络加速成片相对应的是,嘉兴“一港三区”布局结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港深度融入浙江省“一体两翼多联”港口发展布局,沿海万吨级码头成片,建成码头7座,泊位19个,预计“十三五”末,嘉兴港码头泊位达100个,其中沿海泊位50个(含万吨级及以上泊位37个),综合通过能力达9325万吨,形成以集装箱、液体散货、煤炭、粮食等专业化码头为主的泊位体系,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外贸吞吐量3项核心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二。

    一流水运服务提质增效

    2016年10月,全国最大的海河联运码头项目——嘉兴独山煤炭中转码头开港试运行,至今4个年头过去,该码头成为嘉兴海河联运发展的关键支撑,加速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嘉兴水上巴士投入运营)

    今年9月29日,嘉兴市区开通两条水上巴士体验试运行航线,这是近四十年陆路交通高速发展后,嘉兴市区水路通航的再次起程。

    在“十三五”期间,嘉兴建成了一大批这样的水运服务项目,助力辖区水运发展提质增效。据介绍,通过实施水路运输结构调整,预计“十三五”末,嘉兴将完成水路货运量4.85亿吨,周转量953.51亿吨公里,较“十二五”分别增长15.20%和32.73%。嘉兴全市拥有内河集装箱船舶90艘、3711标箱,较“十二五”分别增长233.3%和208.5%。海运船舶30艘,31.1万载重吨,较“十二五”分别增长34.4%和118.9%。营运船舶平均吨位683.97吨,较“十二五”增长112.58%。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海河联运发展,嘉兴发挥“前海后河”“通江达海”独特优势,深化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的战略合作,做大做强至宁波、洋山的内支线业务,开辟至日本、东南亚近洋航线。巩固杭嘉湖港口联盟,开通集装箱海河联运航线13条,港口腹地由浙北向长三角地区延伸,预计海河联运吞吐量较“十二五”末增长1816万吨,年均增速为23.26%,占浙江全省海河联运总量的70%。其中海河联运集装箱年均增速超50%。

    为推动水运发展转型,嘉兴还出台集装箱海河联运资金补助、免征嘉兴港外贸集装箱货物港务费等减费政策,助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的带动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促进后方产业平台的能级提升。建成全国最大的海河联运项目即独山煤炭码头,3个百亿化工新材料项目落地嘉兴化工新材料园区,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级和后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嘉兴正努力推动水上旅游和水路客运的复兴,编制了《嘉兴市水上客运系统总体规划》、《嘉兴市中心城区水上交通规划》,先后开通了环城河线、杭州塘线等4条水上巴士航线,开启水上客运新时代,获得嘉兴市委书记张兵批示:规划和建设水乡碧道很有意义,将成为嘉兴这座现代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嘉兴还全面推广航道标准化养护,实施拼盘养护,投入养护资金6.4亿元,为“十二五”的1.7倍,对嘉兴全市16条航道开展了专项养护。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 389公里,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兼具水乡特色、承载地方文化的现代化高等级内河航道。建设芦花荡、平湖横塘桥等9个内河服务区,大力完善船舶停靠、生产生活供给、船舶维修等基础设施。

    水运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2016年,嘉兴积极扶持“新船帮”智慧船运第三方物流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平台为货主企业、个体船户提供货物和船期信息、货物在途管理、在线结算等服务功能。目前,该平台共有6.2万船户注册,2万多家货主用户活跃在平台上,开辟航线3233条,覆盖21个省区,117个市平台,发货量已达9440多万吨。

    (独山港开展应急演练)

    2017年1月,由嘉港石化码头有限公司投资700余万元建设的防爆型智能化船舶岸基供电系统项目正式建成,并联船成功,成为我国首个具备无缝并网岸电系统的危化码头。

    2020年11月20日上午,嘉兴南湖景区首艘锂电池动力游船在嘉兴市伟佳船舶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探索推进南湖景区游船升级换代为清洁能源。

    ……

    五年来,嘉兴水运新业态蓬勃发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水上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对比“十二五”分别下降35%和28%。在此前提下,嘉兴在浙江全省率先实现内河船舶“多证合一”“多检合一”,全国首艘纯LNG燃料动力内河公务船、全省首艘纯锂电池动力船舶均在嘉兴建造,还建成了省内首艘数字化驾控设施的公务船。参与国家内河船舶RFID射频卡标准起草,研究嵌入RFID的电子船名牌并在浙江全省推广应用。

    安全发展,生态为先。嘉兴落实中央、浙江省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等任务,基本实现了“关停一批码头、提升一批码头、新建一批码头”的目标,累计关停“小散乱”码头830座,关停码头腾退土地4930亩,码头数量比整治前减少44%。“十三五”末,嘉兴全市拥有内河泊位930个,综合通过能力1.2亿吨。单个泊位平均吞吐能力12.9万吨,较“十二五”末提高了55.23%。全面建立了生活污水、油污水和生活垃圾回收转移机制,1563艘100—400吨本港籍营运货船全部完成生活污水柜改造。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比例大幅提高,建成港口岸电设施296套,码头岸电覆盖率达58.85%。

    在探索“互联网+水运”转型发展上,嘉兴蹄疾步稳。织就覆盖全航区的通航感知网,建成航道激光流量监测点21个、AIS基站22个、RFID读卡器30个和航道视频监控点186个。在感知平台建设当中,基于激光并融合RFID读卡器、AIS接收基站、视频抓拍分析、夜间补光等多技术融合的船舶航行自动监测系统,获得发明专利,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加快打造“重要窗口”新成果

    “十四五”时期是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下嘉兴水运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港航部门将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紧扣高质量,迈向现代化,加快打造‘重要窗口’系统性标志性成果”的要求,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水路运输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全国海河联运枢纽示范工程,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海河联运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强港,奠定嘉兴海河联运枢纽在长三角的核心地位,海河联运枢纽建设全国示范。

    (嘉兴内河集装箱码头)

    在打造全国海河联运示范工程方面,嘉兴将加强沿海港口开发建设。完善与浙江省海港集团的协调会商机制,加大嘉兴港开发力度,“十四五”沿海计划完成水运投资60亿元,新建泊位15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个。建成独山港区LNG码头、B13 B14泊位、海事监管基地、A5 A6液体化工泊位、B25 B26多用途泊位。完成乍浦港区D区规划调整和功能改造,开工建设海盐港区C区智慧海港基地等工程。同步推进海河联运内河港池建设,完成独山Ⅱ区、乍浦Ⅱ区、海盐Ⅲ区建设。建成独山2号、彩旗山2号等公用锚地,开辟外海第二进港航道,有效提升通航和保障能力。

    加快千吨级航道网建设。“十四五”期嘉兴计划新建千吨级航道116公里,列入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的项目要全面开工。重点建成“三横”中的湖嘉申线二期、杭申线等,开工建设“三纵”中的乍嘉苏线航道,谋划京杭运河二通道北延段、东宗线、杭平申复线等航道工程,力争“十四五”末千吨级航道总里程达到280公里。构建以嘉兴为中心,辐射长三角的五大海河联运通道,即浙北和安徽通道、江苏及长江沿线通道、浙西南和江西通道、宁波舟山出海通道、上海出海通道,进一步夯实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地位。

    构建现代化海河联运体系。嘉兴将科学合理布局海河联运内河港池及高等级航道沿线的公共作业区,建成一批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海河联运作业区。“十四五”内计划建成500—1000吨级海河联运泊位43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2000万吨。制定适合海河联运的集装箱船型标准,重点研发推广三层内河集装箱船舶与千吨级散货船舶,实现大范围应用。在独山港区开展“散改集”运输模式示范工作,推进煤炭等大宗散货入箱运输,实现运输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积极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打赢港口码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借势借力,持续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嘉兴市码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按照“规范完善一批、取缔腾退一批、提升保留一批”的要求,彻底解决码头环保准入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码头集约化、规模化和绿色生态化发展,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提升港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重点依托内河高等级骨干航道网,科学谋划好公用码头的规划布局,并同步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与港口总体规划的衔接。

    同时,确保港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抓好嘉兴港危化领域重点安全管理工作,持续开展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推进港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港口设施保安工作。深入开展沿海港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突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范实施港口危险货物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完善港口安全评价报告、港口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开展第三方安全条件检查,落实港口危险货物储罐检测、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等安全管理要求。

    此外,加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推广。引导企业投资建设水上LNG加气站和LNG动力示范船以及高能效示范船。“十四五”末沿海港口五类专业化泊位和内河骨干航道码头岸电覆盖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港口起重设备“油改电”和“油改气”工作。深入推进船型标准化大型化工作,发展标准化和特种船型。加大航运生态保护修复,结合大运河文化建设,积极推广生态护岸,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航运品质。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